对中国食品安全危机的经济解读
民以食为天,关于食物,中国人有着惨痛的族群记忆,吃过观音土、养过小球藻、掰指头数过粮票和肉票。这些匮乏造成的记忆,已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但近年来,中国人再一次被“吃”困扰,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和瘦肉精充斥于饭桌。为什么中国人在20世纪80年代摆脱匮乏,又经过了20年的经济飞速发展,反而迎头撞上有毒和伪劣?
食品也是一种商品,任何有关商品的社会现象,其本质都是经济现象。所以,不能仅仅着眼于道德和监管,而应该分析其中的深层经济动因,否则四个“大盖帽”仍旧会管不了一棵豆芽菜。
如果从经济角度着眼剖析这个问题,还得从源头谈起。和以谷物为代表的淀粉类食物相比,以蛋奶肉为代表的高蛋白食物需要消耗更多粮食和劳动,因此价格也更贵,只有随着生产的发达和收入的提高,有剩余粮食去生产蛋白,居民的食物结构才能逐层由谷物、向蛋奶肉迈进,也就是说,生产力和收入决定食物结构。这个关于食品的最基本的热力学原理,即使在工业技术发达的今天,也没有太大改变。
需求——拖拽效应
除收入外,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影响食物结构的其他因素。一国居民对食物品类的需求欲望——想吃牛肉、想喝葡萄酒、想喝酸奶等等——是受他们经常在电影中看到的、在报纸上读到的、在广告中听到的所影响的,而施加这个影响的群体,往往是一国的高收入人群。一般而言,这个高收入群体并不是位于收入顶层的富豪层,而是在平均收入线以上,有着较大数量的普通中产层,或中产以上。他们消费的商品被视作“可及的幸福”的象征,会极大影响一国居民对于食物的“品类”欲望。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这种影响拖拽他们进入更高的食品品类层次,产生食物结构的“拖拽效应”。在面子观念的作用下,这种拖拽甚至带有一定强制性。
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果珍,80年代末期的咖啡,90年代中期的红酒,都是典型的引领食物品类欲望的产品。商界女强人吴士宏当年在IBM做清洁工时,就曾用一瓶咖啡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就是“拖拽效应”的典型案例。有趣的是,“拖拽效应”不仅在一国之内存在,在国与国之间也存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家庭的高脂高蛋白饮食结构,就是发展中国家高收入人群的仿效对象。时至今日,商场里卖的很好的、昂贵的全自动咖啡壶,也散发着诱人的布尔乔亚味道。
在中国,有一些食品是典型的奢侈品,例如鱼子酱。“拖拽效应”对它几乎不产生作用,其消费群体是价格不敏感的,因此出售鱼子酱有着合理、甚至超额的利润,商家也无造假必要。与此相比,配方奶粉本来是高收入群体能轻松购买,低收入群体却需思量一番才能买的,但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拖拽”,使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预期和习惯发生改变,配方奶粉由奢侈品变为必需品。
但是,另一方面,个体的最终购买行为却不得不受其收入约束。如果一国人口的收入水平差异不大,基尼曲线平滑,居民收入呈橄榄形,密集于平均水平,那么,低收入人群的食物品类欲望仅受到轻微的“拖拽”,离他们的收入约束相去不远。收入约束下的实际购买力和满足需求所需价格之间的差距,在厂家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如果一国居民的收入水平呈金字塔形或哑铃形分离态势,基尼曲线陡峭,低收入人群占比较大,且收入远低于高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受到的“拖拽效应”就变得严重。于是,低收入人群想购买的食物品类、实际价格,与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之间就产生了巨大差异,导致“低价预算和高价品类”的畸形需求。现在国内基尼曲线陡峭,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据统计,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仅占到整个收入份额的4.7%,而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从某程度上而言,多数国人都是被“拖拽”着,处于不同程度的畸形食物需求中。
在贫富分化严重的状况下,“拖拽效应”把低收入人群的食物品类拉入较高层次,而因此而产生的畸形需求,则导致强烈的议价行为和价格敏感性消费,把高品类食物的价格拉入较低层次。于是,相关食品在这两方面意义上都产生了“跨界”。此类“跨界食品”,如奶粉、红酒,集中体现了“拖拽效应”和畸形需求,也成为最容易滋生伪劣的土壤。
据统计数据,中国一个普通西部家庭的月平均可支配收入在2000元左右。再除去必需的食物、衣物、水电煤、交通等开支,如果还想支付婴儿所需的大约每月1000元的高质量配方奶粉,无疑是困难的。在30年前,奶粉只是特供商店高高在上的奢侈品,没有母乳的婴儿吃米羹是正常的、大众化的。但现在,年轻父母所看到、听到的信息,都“拖拽”他们产生强烈的低价配方奶粉需求,而这正是劣质奶粉的温床!再如红酒,当高收入人群购买200元一支的红酒,引领大众的食品品类趋势时,受到强烈价格约束的低收入消费者就会去购买15元一支的红酒,于是,香精色素混合的红酒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一个监管不完善的市场中,任何需求都因有利可图而能得到满足。厂家总能找到办法降低成本和价格,以迎合这种需求,对于跨界的低价奶粉的需求,自然也不例外。正如老话说的“讲价不够斤,够斤不讲价”,低价格、低成本最终导致产品品质的下降,而消费者却无法识别。表面上看,低收入群体花少量的钱就买到了高水平的食物品类,但实质上,他们得到的食品质素却已面目全非。
奶粉是一种典型的蛋白类产品,贵的原因是其中包含转化自谷物和劳动的蛋白质,而伪劣奶粉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等价粮食和劳动更少,也即包含的蛋白质更少。于是,本来应该是蛋白质中的氮,却变成了三聚氰胺中的氮,消费者最终得到的蛋白质还是一样的少。同样的,本来200斤粮食才能喂养出50斤瘦肉,现在在瘦肉精的作用下,却能得到80斤瘦肉,每一斤瘦肉所耗费的要素更少了。
贫富分化严重的情况下,“拖拽效应”滋生伪劣食品,这些伪劣食品由于其低价的优势,就能扎根于低收入群体和低收入地区的市场,然后,在监管不力的市场上“劣币淘汰良币”,不断渗透和扩散,倒逼大型食品企业的产品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