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救星淀粉塑料袋 为何难推广?
要是在以前,想看一个塑料袋消失在你面前,除了用“火刑”,基本没有别的办法。即使把它埋入地下深处几十年之久,再见面,恐怕也只是你认得它,它不认得你了。同时,塑料的原料石油资源越用越少。于是,可降解塑料袋应运而生了。
目前,在市面上推行的大多数可降解塑料袋的化学成分是“淀粉改性聚烯烃聚乙烯”,含淀粉在90%以上。结束其正常使用寿命后,再经过半年到1年时间就可以完成所有降解过程。全淀粉塑料的生产原理是使淀粉分子变构而无序化,形成了具有热塑性能的淀粉树脂,淀粉在各种环境中都具备完全的生物降解能力;塑料中的淀粉分子降解或灰化后,形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对土壤或空气产生毒害;淀粉又是可再生资源,取之不绝,对资源的节约也有很大的作用。
这么好的一项发明按理应该广受欢迎,但为什么迟迟没有流行开来,甚至在很多地方大力推广却惨遭失败呢?笔者对一些百货商场做了电话调查,结果没有一家商场有计划使用或引进可降解环保型塑料袋。杭州茂达环境生化有限公司的许先生分析其中可能的几项原因:
首先,大环境的影响十分重要。如果整个社会都倡导重视环保,那么大家就会把它当作一件自己的事来做。而目前,似乎这些都离我们很遥远。
其次,可降解塑料袋的成本还是相当高的。可降解塑料的强度较低,所以为了达到同样的承重量,它要比普通塑料袋加厚加粗,而可降解塑料的价格本身又要比非环保塑料至少贵1/3,如果一个中型超市每天要消耗掉近1万只塑料袋,按每只0.3元来算,一年就要增加100多万元的支出。这笔支出肯定让商家心里淌血。
另外,在技术方面还不是很成熟,我国目前生产的淀粉塑料绝大多数为填充型淀粉塑料,即在非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淀粉,通过淀粉的生物降解而致使整个材料物理性能崩溃,但这种“崩溃”后的剩余部分中的PE、PVC等还是依然不可能降解而一直残留于土壤中,日积月累同样会造成污染。
凡含淀粉的降解塑料耐水性都不好,湿强度差,一遇水则力学性能大降,要是大雨中拎着几大包东西,会不会手里的袋子起了反应化作了淀粉了呢?
看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也是检验可降解塑料袋的惟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