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因素占上风玉米价运行区间有望上移
东北产区陈粮销售节奏缓慢,企业纷纷上调新粮收购价格
近日,东北产区玉米市场前期购销两淡局面稍有改观,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上调或多或少刺激少数农户售粮积极性,使得新粮上市数量较开秤之初小幅增加,但大多数农户对目前价位仍不认可,惜售心理依然严重。同时,贸易商和粮库仍未着手收购新粮,且陈粮销售节奏缓慢,出库价格保持平稳。截止11月14日,吉林长春地区陈玉米出库价每吨(下同)1450元,与上周持平;吉林梨树地区当地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梨树新天龙国标二等新玉米挂牌价格1460元,1比1.28扣量,较上周初上调30元。价格上调后,收购量也见起色,目前日收500-600吨;黑龙江肇东地区当地深加工龙头华润酒精收购价格14%水分挂牌收购价格为1280元,目前收购量不多,日收300吨左右;辽宁沈阳陈玉米出库价1560元,14%水分。昌图万顺达挂牌价1200元,水分30%。新玉米收购量增加,而当地陈玉米销售节奏缓慢。目前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深加工企业抢购形势已经显现,后期事态的发展要看农民对目前价格的认可程度,如果农民仍不认可目前的收购价格,而深加工企业若仍未找到低价的粮源,现有的收购价格仍有进一步走强可能。
关内产区农户惜售现象严重,新季玉米收购价格大幅上涨
11月中旬以来,由于关内部分产区农户出现严重惜售现象,急于用粮的深加工企业与上周末再度大幅上调收购价格。截止到11月14日,山东日照地区个体经销商新玉米收购价在1690元,水分15.5%左右,加工企业收购价1720元,同比上涨70元。据了解,现山东地区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原料玉米库存量不足一周,当地农民的严重惜售使得企业从河南、安徽、江苏回流调粮。从河北省调入玉米运费也出现了40元/吨涨幅,这均是促成山东玉米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另外,石油价格上涨,河北等地玉米运到日照成本显著增加以及近期肉禽价格上涨刺激养殖户加快补栏,加工企业也积极开始收购,玉米用量增加,也是促使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近日河北石家庄当地大型饲料加工企业国标二等新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在1630元,实际收购价格在0.80元/斤左右,水分在15-16%,收购量不大;河南郑州进饲料厂价1580元,较上周末上涨20-30元,驻马店贸易商收购价1600元/吨,水分15%,进饲料厂价1700元,均较上周末上涨60元。目前市场看涨心理浓厚,预计后期玉米价格仍有一定上涨空间。
港口陈粮库存有限价格暴涨,销区货源紧张价格继续上扬
近日,从大连及锦州港获悉,由于陈粮库存渐缺,新粮收购有价无市,港内玉米报价出现明显上涨态势。目前锦州港内贸易商每吨1580元价位仍无法买到玉米。新玉米收购基本处于无市状态,周边农民惜售心理极强。目前两港质量最好玉米平舱价涨至1650元,无焦糊粒质量在三等以上玉米平仓价也已不低于1600元。同时南方广东港质量最好玉米报价暴涨140元至1920元,此次广东玉米价格的暴涨主要原因是:北方港口陈粮库存告罄,新玉米上市量十分有限,几乎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南方饲料企业已经意识到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出现断货的危险,采购意愿明显增强。预计短期内广东港口玉米价格仍将保持坚挺态势。11月中旬以来,南方销区玉米市场货源极其紧张,玉米价格继续上扬。截止到目前,四川成都东北产玉米到站价1740-1750元,进厂价1780元,较上周末涨30-40元;上海东北产1750元,进厂价1840-1850元,均较上周末上涨60元。湖北武汉河南产新玉米进厂价1680-1690元,水分15%以内,东北产到站价1700-1710元,河北新玉米到站价1740-1750元/吨,均较上周末上涨20-40元。
东北玉米批量上市时间延迟,短期供给压力并不十分明显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目前较强冷空气的前锋已由蒙古国东部进入我国境内,预计它将继续向偏东方向移动。受其影响,预计未来三天,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华北北部将出现4~5级间6级偏北风;冷空气前锋过后,上述地区的气温将先后下降6~8℃,部分地区的降温幅度可达10~12℃,局地可达14℃以上。不过,一般而言,东北新玉米大批量脱粒仍须当地气温普遍降至零下10℃以下,目前当地气温区间显然还不能完全满足该条件。目前来看,今年暖冬的可能性正在增大。短期而言气温下降较慢使得玉米脱粒时间推迟,上市时间也相应推后;同时今年东北减产、上一年度玉米价格反季节上涨以及相关品种大豆、豆油等价格上涨,给了农民参考攀比的理由,而且,农民近几年种粮成本降低,收益不断增加,尤其是在当前国内通货膨胀较明显的情况下,目前,当地多数农民惜售心理明显强于往年正常水平,尤其是一些需求不错、陈粮库存水平偏低的地区。另外,今年东北玉米质量较好,尤其水分方面,多数地区新产玉米水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玉米储存风险大大降低,这也为农民准备长期储存玉米奠定了基础。可以预见后期农户的惜售心理将会导致售粮战线延长,上市进度缓慢,在全国玉米丰收的大背下,受天气因素及农民惜售心理影响,短期供给压力并不十分明显。
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量不多,上调收购价格实属无奈之举
据了解,随着加工生产的不断消耗,目前部分深加工企业陈粮库存逐渐减少。据悉吉林长春大成公司陈粮库存只能维持到本月底或下月初。如果本月内市场不能形成玉米集中上市局面,新陈玉米无法正常交接,大成公司将有断粮之忧;同时今年玉米生长期推迟,收获和脱粒相应推迟20日左右,加之农户惜售心理严重,强烈的看涨心理使其对玉米价格期望值较高,目前出售数量较少,为尽早获得更多粮源的情况下,深加工企业提价实属无奈之举。总体来说,经过近一个月的拉锯战之后,部分企业库存危机显现,率先提价,打破了前期收购市场的平静局面,后期新一轮价格上涨序幕将被拉开。而相对于东北地区而言,华北地区玉米现货价格涨势更为凶猛。玉米收购价在前期略有回落后再度走高,1650—1700元/吨已经成为主流收购价格。由于华北地区兼具上游原料产区和下游产品销区的特征,该地区的深加工企业的玉米库存周期一般都在半个月左右,与产区企业动辄2—3个月的库存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在农民惜售的情况下,该区企业提价收足量保证生产的要求也就更为迫切。成本的大幅提高使得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处于保本状态。
市场收购主体心态各有不同,短期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
自新粮上市以来,作为收购主体的深加工企业、贸易商、粮库以及饲料企业,其心态表现各有不同。一方面,深加工企业由于普遍库存吃紧,率先倒戈,他们纷纷提高价格,入市抢粮。据了解,自吉林长春大成10月11日开始挂牌收购以来,先后在10月27日和11月6日两次上调价格,幅度均为50元/吨,目前收购价已经达到1400元/吨。连续两次大幅提高价格,大大刺激了其他深加工企业的神经。在市场平静了几日之后,吉林其他深加工企业纷纷跟随吉林大成再度提高玉米收购价格。预计后市吉林深加工企业价格大战将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今年贸易商一改昔日雷厉风行做法,变得优柔寡断,犹犹豫豫。究其原因:一是担心在此高价位入市收购,价格一旦下跌,利润难以保障;二是若先进行套保,一旦发现收不上粮,被迫斩仓,那更是双重损失。此外,资金成本居高不下也加剧了贸易商的犹豫。而粮库方面同样面临贷款资格不够,资金短缺难以收粮问题。此外,饲料厂积极筹备,暗渡陈仓。自9月份以来,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然而相对于其他饲料原料,玉米价格涨幅却是最小的。为保障原料供应,许多大型饲料企业,纷纷到华北地区与当地深加工企业一起来抢购新玉米,同时他们也将触角伸向东北,到东北地区采购陈玉米。与往年不同,今年饲料厂采购比较低调,一改往年兴师动众作风,悄悄地在东北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和建立采购网络。最后农民惜售是今年行情的主导因素。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玉米大幅减产,导致农民惜售心理严重。随着吉林深加工企业新一轮收购价格战的拉开,特别是在农户强烈惜售心理的影响下,预计后市玉米价格仍有小幅上涨空间。
玉米期货价格强势格局未改,现货价格区间有望继续上移
近日,受玉米和大豆比价回归、国际原油屡创新高等因素刺激,玉米期货再度发力,持仓量和成交量均有增加,虽然时有振荡调整,但整体强势格局依然未改。截止11月13日,大连玉米期货市场交投活跃,价格震荡上行,重返历史高点。主力0805期约以1767元开盘,盘中价格冲高遇阻回落,尾盘收至1779元。而就现货市场而言,今年玉米产量增长不如之前市场预期再次给价格上涨提供理由。而今年国内商品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农民惜售心理抬头,加之北方玉米收获延期,玉米集中上市时期延后,玉米季节性上市压力减小,客观上对短期玉米价格上涨提供支撑。另外,国内养殖业加快复苏,饲料玉米消费呈现增长态势,而当前对玉米有替代作用的小麦、豆粕等价格飙升,拉大了与玉米之间的价差,也使得玉米继续有补涨的要求,预计后市国内玉米价格有望继续上移。不过当前国内玉米并不是完全利多,而仅是利多短期占据上风。从整体供求上看,新年度国内玉米供需仍基本平衡并有一定盈余。而国家限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玉米工业需求增长也有较大抑制作用,另外今年国内玉米出口形势仍不明朗,加之受农发行贷款仍未到位,收购企业大规模采购较难展开,这些不利因素都将限制玉米价格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