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供需脱节 玉米市场北强南弱特征凸现
3月中下旬以来,受区域性供需脱节及政策面因素共同影响,国内玉米价格在大部分地区相对平稳的同时,一些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北强南弱”特征,具体表现为:东北部分产区玉米价格稳中有升,而南方个别销区则受玉米到货集中及饲料养殖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继续高位合理回归,局部地区甚至出现明显下挫行情。
受供需及政策因素共同拉动,东北产区玉米价格稳中有升
受供需及政策面的共同拉动,近期东北一些地区玉米价格继续呈现稳中有升态势,幅度每吨(下同)在10元-30元。截止3月20日,在上周上调玉米价格后,吉林省松原两家深加工企业日收购玉米量仍不理想,企业被迫再度上调玉米收购价,其中松原赛力事达公司将玉米收购价格再度上调20元,至现在的1450元,30%水分玉米收购价涨至0.5858元/斤,但收购量仍不足两千吨;吉安生化也将收购价格再度上调,目前收购价为30%水分玉米0.586元/斤,虽然价格略高于赛力事达公司,但由于资金付款不能保证,日收购量只有数百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当地粮库26%水分玉米挂牌价已升至1120元,较上周上涨了10元-20元,而当地农户手中存粮比例也已降至20%左右的水平,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粮源农民准备晾晒后持货待涨,这意味着眼下可供当地市场主体收储的玉米货源已相当有限;黑龙江肇东地区酒精企业收购价格为1260元,比上周上涨40元。黑龙江多数地区和吉林北部地区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原因主要有:一是国储玉米托市收购支撑有力;二是农户手中存粮水平下降,上市数量趋向平缓;三是农户余粮水分降低,国储托市政策出台,农户惜售心理增强;四是前期该地区玉米上市压力较大,价格相对低于其他地区,目前价格存在合理上涨的需要。
关内企业收购意愿有所下降,玉米价格大多平稳局部趋弱
目前,山东德州玉米价格基本平稳,个别区域略有走弱。其中玉米深加工企业玉米入厂价在1650元左右,14%水分,比上周下跌10元左右;个体粮商坐庄收购价1600元-1660元,与上周基本持平;山东临沂玉米价格相对平稳,目前当地玉米饲料厂收购价1700元-1710元,东北玉米到站价为1620元,与上周持平;河北宁晋玉米价格走低,目前当地淀粉厂入厂价为1600元,水分14%,日收购量100多吨,贸易商收购价为1560元-1580元,较上周下跌了20元-30元,农户玉米存量为20%-30%,随着天气转好,近期农民卖粮数量明显增多,主要是担心坏粮;河北邯郸地区大型饲料企业国标二等玉米挂牌价格在1620元,较上周下降20元。由于周初收购较好,日收100多吨,再加上企业购入大量东北玉米扩充库存,因此收购意愿下降。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整体偏弱,销区局部玉米价格明显下挫
据悉,由于目前正值饲料需要淡季,加之上个月广东地区玉米走货量较大及最近豆粕价格走弱,使得广东饲料企业采购相当缓慢,库存压力依然较大等因素导致广东玉米价格继续下跌。其中广东港口容重700以上,水分14.5%玉米成交价已经跌至1720元,较上周走弱30元,质量偏差玉米价格降至1690元-1700元左右,且成交情况也不乐观;大连港二等以上玉米平仓价1580元,水分15%,与上周持平,目前港内收购形势较好;近日,在需求相对偏弱、到货量区域性集中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南方一些销区玉米市场价格明显下挫,幅度在10元-100元,其中广西南宁东北玉米站台价1850元-1860元,15%水分以内,较上周下跌30元;湖北武汉通辽产站台价1860元,较上周下跌40元,河南玉米进厂价1850元,与上周持平;江西南昌当地东北玉米站台价1850元-1860元,饲料企业自身采购东北玉米为1820元-1830元,均较上周下跌30元-40元;江苏南京东北玉米到站成本价1740元-1760元,站台价1780元-1790元,水分15%以内,小幅下跌10元。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是整体到货量较上调明显增多,节后随着南北产销区间铁路运输逐步趋松,南方一些高价玉米合理回归其市场价值也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则是连阴雨天气加重了当地饲料养殖需求阶段性疲软程度。尽管3月份之后东北多数地区玉米市场触底呈稳步回暖态势。但并不能迅速扭转国内产销区供需明显脱节的局面,而且生猪存栏水平恢复仍有待时日,大部分销区市场仍处于合理回归途中,特别是在春节后南方销区中央储备玉米拍卖有条不紊展开的背景下。
深加工企业再次上调收购价,储备玉米收购计划有所增加
近期,随着东北产区春播逐步临近,加上气温逐渐回升,多数农民售粮积极性明显提高,供需渐趋紧张,在此形势下,考虑到其原料备货量与全年生产能力仍存在缺口,部分深加工企业再次上调玉米收购价格,涨幅在10元-30元。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当前东北多数农民玉米留存量明显下滑,市场整体货源供应趋紧,特别是在整体气温逐步回升的趋势下,相当一部分农民已经开始晾晒质量较好的玉米做好待价而售的准备;二是随着储备粮托市收购力度增强,市场收购格局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当地深加工企业粮源,据吉林松原某中型淀粉厂反映,近期当地粮源下降主要是受到周边粮库可支付现金,吸引了急等用钱农民转移了卖粮地点,同时随着当地玉米与龙江地区粮源价差大幅缩小,导致近期黑龙江跨区域玉米数量大幅减少;三是前期部分加工企业受烘干能力相对有限的影响,潮粮收购并不积极,随着其库存粮逐步降至安全水分,再加上市场供需趋紧、价格逐步回升,其提价放量收购意愿再次增强;四是一些中小型贸易商入市收购积极性提高,看涨心理渐浓。随着东北绝大多数农民玉米库存水平明显下滑及政策面利好,东北地区一些中小型贸易商看涨心理日渐趋浓,入市收购积极性也较前期明显提高。另外,为加强粮食市场调控,稳定玉米市场价格,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在前期已收购400万吨中央储备玉米和国家临时储存玉米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又下达了收购第二批400万吨国家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其中,黑龙江120万吨,吉林120万吨,辽宁、内蒙古各80万吨,收购价格1340元-1420元,三等或者三等以上粮,100元/吨相关费用(包括收购费和烘干费)。其中黑龙江也率先于本月13日开始收购,二等标准玉米收购价格为1380元/吨,这比当地价格略高一些,此举再次增加了市场看涨心理,一些贸易商已开始担心当地收储货源的问题。由于当前东北产区多数农民库存比例约为30%-40%,这次国家启动第二批临时储存玉米收购计划,在继续明显提振当地玉米价格的同时也能较大程度的缓解农民备耕资金压力。总的来看,在由阶段性供需充裕向偏紧格局转换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二批国储粮托市收购计划公布、实施背景下,此次东北部分深加工企业再次提高玉米收购价格将进一步坚固春播前东北玉米价格底部区间,甚至可能会刺激其价格继续上扬。
饲养业需求恢复进程较缓慢,储备玉米拍卖成交率创新低
目前,随着气温的不断回升,国内大部分产区仔猪补栏意愿明显升温,但由于存栏水平不足且成本偏高,因而短期内生猪饲养业恢复进程还将相对缓慢;另外家禽养殖业发展进程仍受到疫病制约,且饲养成本居高,因而近期国内畜禽养殖需求仍难对玉米消费起到基本面的支撑。初步预测,南方地区生猪养殖业在4、5月份应会有一个相对恢复性发展,当然这是在该期间无重大疫情发生的前提下。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当前国内部分生猪生产省份受到疫情的困扰,但是在没有疫情的地区,仔猪补栏意愿仍较活跃,眼下制约其存栏水平恢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当地仔猪市场供应缺口仍较大,特别是南方市场。另据了解,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2008年3月18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举行了第十三次中央储备玉米竞价销售会,本次计划交易数量329249吨,实际成交3315吨,本次中央储备玉米的投放地,除四川和广西两省均以起报价1740元/吨少量成交外,浙江和广东等省市全部流拍,成交比率1.01%,与上次相比大幅下滑了7%,与最高水平比较大降46%,创下了自去年12月份以来的新低。主要原因在于近期南方地区玉米到货量较前期明显增多,而当地需求并未随之同步出现恢复性增长,并导致玉米市场价格大幅回落,市场阶段性看弱心理是此次储备玉米拍卖成交率再创新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玉米期货市场内强外弱显现,现货市场北强南弱格局延续
3月中下旬以来,玉米期货市场走势呈现内强外弱。截止3月19日,大连玉米主力合约809以1770元开盘,振荡回升,尾市收于1794元/吨,上涨33元。外盘方面,3月19日CBOT玉米期价全线跌停,其中5月合约下跌20美分,报收527.25美分/蒲式耳;7月合约下跌20美分,报收539.25美分/蒲式耳;9月合约下跌20美分,报收541.50美分/蒲式耳。玉米市场遭受来自投机基金的沉重抛售压力。美国经济动荡促使银行加强信贷管理,这引发多头平仓。同时邻池大豆及制成品市场暴跌带来了比价压力。而现货市场方面,目前国内市场区域性“北强南弱”格局仍将继续一段时间,至少在东北春播及南方多数地区畜禽养殖出现相对明显恢复之前,但在农户存粮水平不断减少及国储入市收购背景下,2008年我国玉米价格底部大区间已基本确立。我们认为,当前东北玉米市场已进入2008年关键转折期。随着近期东北多数农户玉米留存量不断下滑及当地新年度播种面积“尘埃落定”,后市玉米价格可谓是易涨难跌。同时受东北产区价格稳有看升支撑,后市南方一些销区玉米价格继续回落幅度应呈缩小态势。而从中长期角度来看,预计宏观调控政策将长时间贯穿于2008年国内玉米市场,但考虑到在2007年我国主要产区玉米减产的背景下,受大豆等农产品比价效应的刺激,预计2008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同比明显下滑,长期供应形势不容乐观,在市场与政策博弈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玉米市场有望呈现“慢牛”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