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惜售情绪再现 玉米现货购销两淡
对于目前国内玉米价格反季节上涨行情,市场高度关注。为实地了解秋收后东北地区玉米产量、销售进度,以及深加工企业原料采购、产品库存、行业开机率和饲料企业的采购心态,在大商所特别支持下,主要由产业客户参与的考察团于11月18—23日调研了6家玉米深加工企业、6家玉米贸易商以及几十家农户。
调研分项内容整理
暖冬天气延缓玉米收割,玉米上市进度落后于历史同期。由于10月气温一直偏高,玉米收割延迟,今年吉林、辽宁、黑龙江地区玉米收割较以往延迟了15—20天,农户售粮进度相应后移。进入11月,吉林和辽宁多地温度一直维持在零度以上水平,不利于玉米脱粒,烘干塔及玉米收储企业也因此放慢了采购节奏。
辽宁、吉林玉米产量高、质量好,黑龙江减产、等级下降。本次调研结果与此前市场预期较为吻合,今年辽宁、吉林玉米增产,质量提升,黑龙江玉米减产,受灾地区玉米质量大幅下降。昌图地区粮食储备库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昌图地区玉米产量预计在300万吨,往年在260万吨附近水平;产量增加约40万吨,增幅15.4%。同时,玉米质量稳步提升,今年当地玉米基本都可以达到一等粮标准,烘干后玉米容重为720。哈尔滨粮食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哈尔滨粮食总产1500万—160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900万—950万吨,大豆90万吨。今年哈尔滨玉米总产持平略减,稻谷产量下降。
天气方面,6—8月持续降雨,低温寡照导致玉米水分大,质量下降。黑龙江双城、阿城等地平原较多,降雨影响不大。黑龙江北安、富锦等地低洼地块多,降雨天气影响大,玉米质量下降明显。哈尔滨某玉米贸易商说,黑龙江北安、富锦等地受降雨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当地深加工企业反映周边玉米减产较为明显,玉米质量及产量下降导致可收购玉米数量有限,企业收购难度增加。
买卖双方预期差加大,购销处于僵持状态。调研发现黑、吉、辽三省玉米现货市场购销持续清淡,农户手中玉米余粮充足。截至11月23日当周,多地玉米销售进度不足一成,现货市场买卖双方预期差加大,玉米现货购销处于僵持状态。
吉林省双辽市有农户表示,现在整个村子的玉米都还没有卖,主要是农户对目前的收购价格不认可。贸易商出价0.72—0.76元/斤,农户不认可,买卖双方处于僵持状态。目前,当地玉米深加工企业心态较为淡定,其采购经理介绍按照往年经验,春节前后农户会集中卖粮,节前农户销售进度预计在五成,所以企业并不着急采购玉米。
市场购销之所以僵持,最核心因素还是价格。对于农民来说,他们通常会比照上一年的价格、最近的价格、周边人卖粮价格来销售。因此即便是同一省份,农户销售的区域性特点也很鲜明。以吉林省为例,调研发现榆树玉米卖粮进度相对较快,预计为一成二成。九台、农安基本没卖。可见,玉米销售的随机性很强。
限超政策提升运输成本,贸易企业采取收缩策略。对于市场高度关注的查超限载政策影响,调研团了解到黑龙江、吉林限载检查没有辽宁严格,有深加工企业介绍这两省运输基本没有受到超载政策影响。而因为辽宁超载检查严格,吉林到北方港口运费较之前上涨30—40元/吨,因此当地中小贸易商利润萎缩,收购及发运无利可图,贸易主体参与市场更为谨慎。
吉林省松原市的烘干塔开塔量依然很少,经过计算目前烘干塔烘干后的成本折合到港口没有利润,烘干塔几乎都处于停滞状态。当地烘干塔负责人介绍只有接到订单才有开塔的动力,大家预计目前价格向下调整60—70元/吨才会出现安全边际。此外,因为汽运到港口受限载政策影响大,铁路发运量增加。11月以后,北方港口玉米库存低,北港玉米发运量一直难以恢复到往年同期水平,港口玉米价格的指导意义逐步下降。如果春节前限超政策影响持续,港口到货少支撑港口玉米报价坚挺,玉米市场将呈现出港口涨、产区降,期货涨、现货降的局面。
渠道库存下降,深加工利润转好。进入11月中旬,深加工企业在经过了去库存周期后,深加工产品提价预期增强。本周东北、华北淀粉销售报价联动反弹,淀粉副产品销售良好,企业在锁定远期利润的情况下,更看好四季度淀粉的下游消费。
11月玉米深加工企业利润由负转正,深加工企业成为近期玉米现货市场中主要收购主体,吉林、辽宁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报价较为坚挺,黑龙江深加工企业收购报价先涨后跌,目前黑龙江省绥化市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报价与此前开秤价持平,日收购量维持稳定。与去年相比,今年因为拍卖陈粮数量大幅萎缩,深加工及贸易企业可使用陈粮有限。考虑到玉米原料结转库存低、深加工企业开机率上行等利好因素刺激,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相对稳定,其成为目前玉米现货市场的定价中心。
贸易企业今年的经营策略更为谨慎,大家普遍预计今年新玉米集中上市期在春节前后,后期玉米价格下调空间为50—60元/吨。在以中粮、象屿为代表的大型收购主体采购收缩情况下,目前中小型贸易企业大都采取以销定采的策略。但是,如果后期玉米价格下跌至心理价位,企业收购策略将由观望转为积极囤货。
调研总结与后市关注
玉米产量。一路调研下来发现,玉米现货市场购销主体分歧最小的是大家对今年玉米产量的预期。与2018年相比,2019年吉林和辽宁省预期增产较为明确,主要原因是去年吉林、辽宁干旱天气导致玉米减产,今年生长期雨水充裕,当地玉米产量、质量均较去年提升,但两省总产量仍难以达到2017年丰产年景下的高产水平。黑龙江省是今年玉米产量分歧较大的地区,调研中发现受天气影响,黑龙江不同区域玉米产量差异较大。黑龙江北部地区(绥化、北安、富锦等地)玉米产量下降明显(部分地区绝收,预期减产三成左右),南部地区(哈尔滨、大庆、牡丹江等)产量持平略增。
上市进度。综合来看,截至11月23日,辽宁、吉林多地农户玉米销售进度不足一成;黑龙江北部农场基本售完,而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南部地区玉米销售进度在一成左右。调研地区的玉米销售进度明显慢于历史同期及此前市场预期水平。
农户心态。与农户交流过程中发现,农民惜售情绪主因还是价格。他们通常会比照去年的价格、最近的价格、周边人卖粮的价格来销售。以吉林省为例,调研发现榆树玉米卖得相对较快,九台、农安基本没卖。可见,玉米销售的随机性还是很强的。
贸易商心态。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贸易商收购及存货意愿明显下降,近期开始收购的企业大部分也是以销定采,当前价格下囤库意愿不强。
深加工企业生产情况。进入11月中旬,深加工企业在经过去库存周期后,深加工产品提价预期增强,本周东北、华北淀粉销售报价联动反弹,淀粉副产品销售良好,企业在锁定远期利润的情况下,较为看好四季度淀粉下游消费。
价格预期。对于市场中最为关心的玉米上市压力在春节前还是春节后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从吉林省情况来看,吉林玉米增产、增质,且水分低,有存放条件的农户惜售情绪还是很浓厚的,预计这部分农户手中的玉米会存放到春节后销售。按照以往卖粮习惯,春节前卖粮主体主要是没有存放条件的农户。因此,春节前收购企业不宜对玉米价格过分看跌,今年玉米销售压力很有可能缓慢释放。春节后的市场,需要重点关注农民的余粮比例和下游消费企业的采购需求。如果猪瘟二次扩散影响加重,贸易企业继续收缩,价格压力加大。如果消费端回暖,下游消费企业主动建库存,那么玉米价格可能会逐步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