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尚未落地 玉米底价和投放量成谜
本周开始,国内玉米价格开始调整,山东地区下调幅度明显,周一、周二两天终端到货量大幅增长,进而使得多数加工企业下调收购价,幅度在10~20元/吨不等。与此同时,临储拍卖落地的消息也越炒越热,焦点集中在投放量及拍卖底价上。
版本一:拍卖底价不变 周投放量200万吨
底价保持不变,意味着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二等粮拍卖底价分别为1640元/吨、1690元/吨、1740元/吨,内蒙古北部和通辽及以南地区分别执行1640元/吨和1740元/吨的价格标准。
若按这个标准计算,以吉林四平为例,二等玉米底价1690元/吨,加上升贴水及出库费用,出库成本在1800元/吨左右;而目前吉林当地二等玉米1980元/吨,计算上新陈玉米存在的50元/吨的价差,底价成交仍然存在高达130元/吨的利润。
如果短期内玉米现货价格不出现大幅下跌,拍卖初期必然伴随着高成交及高溢价,溢价程度基本要达到与当前现货市场价格一致或者略低的水平。考虑到拍卖之后实际流入到现货市场甚至销区还需要二到三周时间,拍卖初期高成交、高溢价对现货市场并不会形成所谓的利空。
周度投放200万吨,月度800万吨的新增供给,的确能够在现货市场对供需结构造成不小影响。按照官方机构所推算的2019/2020年度玉米需求总量2.7亿吨,月均消费量将达2200万吨,800万吨的供给量增长占比达到36.36%。考虑到疫情影响及生猪存栏同比仍处低位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国内玉米月度消费总量基本达不到2200万吨,800万吨的投放量对当前市场的影响力度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总而言之,如果底价不变,周度投放量200万吨,短期内对市场影响不大,高位运行仍将持续,远期来看,现货高位价格或将受到抑制。目前来看,时间节点已过,其对市场相对偏空的影响已经被彻底释放,这也是“五一”过后玉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不过,从目前临储拍卖尚未落地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底价不变、周投放量200万吨的方案不排除出现调整的可能。
版本二:投放量2200万吨 底价上调100元/吨
此则消息的主要理由是由于临储玉米虽有近5700万吨库存,但超过一半库存在黑龙江,考虑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对黑龙江政策粮出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大幅削减政策粮拍卖的投放量,剩余的库存以定向等其他方式来完成去库存。
如果按照这个版本进行投放,对当前的玉米现货市场无疑会形成进一步利多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不排除国家从即将迎来麦收及玉米播种角度考虑,毕竟国内玉米产量(2.5亿吨)相对于需求量(2.7亿吨)已经呈现出入不敷出的苗头,在东北地区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以及大豆改种的迫切需求之下,华北地区已成为玉米播种面积调整的重点区域。通过政策调控,让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保持当前的高位状态持续运行,从而达到提升粮农种植积极性的目的。
倘若按照这个思路,减少投放量或者提升底价,对玉米市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多因素。随着生猪养殖复苏进度加快,玉米下游市场需求恢复也将提速,现货市场将会持续供应偏紧的状态,直至8月份甚至9月新玉米上市,市场价格也将因此易涨难跌。
总体来说,临储玉米剩下不到5700万吨的库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市场供应吃紧的状态下,在拍卖细则尚未落地的情况下,市场供需两端是否会去争抢这最后的“蛋糕”仍是未知数。考虑到拍卖尚未落地,市场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的状态,建议现阶段市场主体谨慎操作。
版本一:拍卖底价不变 周投放量200万吨
底价保持不变,意味着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二等粮拍卖底价分别为1640元/吨、1690元/吨、1740元/吨,内蒙古北部和通辽及以南地区分别执行1640元/吨和1740元/吨的价格标准。
若按这个标准计算,以吉林四平为例,二等玉米底价1690元/吨,加上升贴水及出库费用,出库成本在1800元/吨左右;而目前吉林当地二等玉米1980元/吨,计算上新陈玉米存在的50元/吨的价差,底价成交仍然存在高达130元/吨的利润。
如果短期内玉米现货价格不出现大幅下跌,拍卖初期必然伴随着高成交及高溢价,溢价程度基本要达到与当前现货市场价格一致或者略低的水平。考虑到拍卖之后实际流入到现货市场甚至销区还需要二到三周时间,拍卖初期高成交、高溢价对现货市场并不会形成所谓的利空。
周度投放200万吨,月度800万吨的新增供给,的确能够在现货市场对供需结构造成不小影响。按照官方机构所推算的2019/2020年度玉米需求总量2.7亿吨,月均消费量将达2200万吨,800万吨的供给量增长占比达到36.36%。考虑到疫情影响及生猪存栏同比仍处低位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国内玉米月度消费总量基本达不到2200万吨,800万吨的投放量对当前市场的影响力度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总而言之,如果底价不变,周度投放量200万吨,短期内对市场影响不大,高位运行仍将持续,远期来看,现货高位价格或将受到抑制。目前来看,时间节点已过,其对市场相对偏空的影响已经被彻底释放,这也是“五一”过后玉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不过,从目前临储拍卖尚未落地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底价不变、周投放量200万吨的方案不排除出现调整的可能。
版本二:投放量2200万吨 底价上调100元/吨
此则消息的主要理由是由于临储玉米虽有近5700万吨库存,但超过一半库存在黑龙江,考虑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对黑龙江政策粮出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大幅削减政策粮拍卖的投放量,剩余的库存以定向等其他方式来完成去库存。
如果按照这个版本进行投放,对当前的玉米现货市场无疑会形成进一步利多影响。从这个角度出发,不排除国家从即将迎来麦收及玉米播种角度考虑,毕竟国内玉米产量(2.5亿吨)相对于需求量(2.7亿吨)已经呈现出入不敷出的苗头,在东北地区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以及大豆改种的迫切需求之下,华北地区已成为玉米播种面积调整的重点区域。通过政策调控,让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保持当前的高位状态持续运行,从而达到提升粮农种植积极性的目的。
倘若按照这个思路,减少投放量或者提升底价,对玉米市场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利多因素。随着生猪养殖复苏进度加快,玉米下游市场需求恢复也将提速,现货市场将会持续供应偏紧的状态,直至8月份甚至9月新玉米上市,市场价格也将因此易涨难跌。
总体来说,临储玉米剩下不到5700万吨的库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市场供应吃紧的状态下,在拍卖细则尚未落地的情况下,市场供需两端是否会去争抢这最后的“蛋糕”仍是未知数。考虑到拍卖尚未落地,市场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的状态,建议现阶段市场主体谨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