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淀粉价格一路飙升 未来市场依旧可期
2020年中国玉米淀粉现货价格不断上涨,价格不断突破新高。从二季度开始淀粉价格进入上行阶段,三、四季度价格涨幅最大,虽然期间价格走势震荡反复,但由于成本支撑坚挺,玉米淀粉价格始终处于高位运行。
2016-2020年中国玉米淀粉主产区价格走势大致呈现前跌后涨的走势,在2016年玉米市场化之后,玉米淀粉市场结束了漫长的熊市等待,开始全面进入上涨行情。第一上涨阶段是2017-2018年期间,整体价格不断向上抬升,上方空间被逐渐打开,高端价格触顶2700元/吨。2019年进入行业整合阶段,整体价格走势在区间内震荡整理,基本在2250-2550元/吨的区间内调整。但进入2020年开始,玉米淀粉市场价格在成本及供需面的利好支撑下开始强势上涨,企业价格不断冲高,多数地区市场价格升至3250元/吨以上的高位。2021-2022年度现货价格波动将更加频繁,市场价格上方空间被打开。
2020年中国玉米淀粉现货价格一路飙升,据卓创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2020年中国玉米淀粉主产区现货均价为2549.22元/吨,同比2019年同期2408.63元/吨上涨140.59元/吨,涨幅在5.84%。玉米淀粉销区现货市场价格为2744.98元/吨,同比2019年同期2598.50元/吨上涨146.48元/吨,涨幅在5.64%。其中四季度出现年度均价高点3300元/吨,同比2019年同期最高价2680元/吨上涨了620元/吨,可以看出2020年销区市场价格涨势强劲,与2019年的价差明显扩大。
首先,一季度来看,玉米淀粉现货价格基本以弱势震荡的走势为主,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春节前后物流交通运输不畅,企业订单有所积压,出货受阻,只能降价吸单。另一重要原因是,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游企业复工推迟,工人到岗率不足,开工低位,需求释放不足倒逼产区价格下降。经过2-3月期间的价格下调,玉米淀粉生产企业盈利空间已完全被挤压,亏损情况日益加重。年度价格低点出现在3月份,华北地区主流企业出厂均价降至2320元/吨左右。
二季度开始,玉米淀粉价格止跌反弹且价格不断冲高,主要受到玉米价格提涨的带动。4月份,华北地区东北粮源入关受阻,本地基层余粮不足,叠加临储拍卖政策迟迟未落地,市场看涨氛围浓厚。5月底,临储玉米开始拍卖,但拍卖成交价格持续高开高走,连续四次拍卖成交率维持在100%。受到拍卖价格高位的支撑,贸易商维持较高的看涨热情,控制出货节奏,深加工企业原料到货量低位,只能通过提涨玉米价格来维持生产正常运行,成本压力继续攀升。同时,果糖需求正处于消费旺季,饮料、冷饮、啤酒等需求稳步提升,对于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增加。加之受到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各地区复工复学的消费刺激,食品、造纸包装等行业的需求量回暖,市场利好因素充足,推动玉米淀粉价格连续上涨。
三季度玉米淀粉价格以涨-跌-涨的走势为主,价格涨跌波动频繁,跨度较大。进入7月份,临储拍卖溢价幅度不断超过市场预期,部分地区溢价高达600元/吨,临储拍卖连续高溢价和高成交,助长市场看涨心态,贸易商出库意愿较弱,玉米市场有效供应不足。在成本强有力的推动下,玉米淀粉价格继续创新高,主要产区价格已涨到2015年的同期水平,处于玉米进入市场化进程以来价格高点。但进入8月开始,原料价格增幅放缓,无力支撑淀粉高价,另外市场开工率稳步回升,下游需求接连走弱,降价吸单成为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式,玉米淀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在经历约一个月的弱势调整后,随着双节需求爆发,企业走货好转,价格重新进入上行通道。
第四季度是新粮上市阶段,10月份由于东北产区部分地块倒伏,收割进度偏慢,优质粮供应紧张,且深加工企业收购积极,玉米价格强势上涨。同时,下游终端市场库存低位,补货需求放量,玉米淀粉市场供需紧张,华北价格再度高位上行,升至年度高点3250元/吨。受到成本、需求、心态、天气等多方面的影响,四季度玉米淀粉价格涨跌波动频繁,尤其11月,半个月行情已经历涨-跌-涨走势,上下游市场谨慎观望气氛浓厚。
2020年整体需求放量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不及同期,尤其四季度受到需求的牵制玉米淀粉现货价格出现多次回落。但在成本的强势支撑下,玉米淀粉价格难有大幅下行空间。12-1月随着年终备货需求陆续启动,市场购销回暖,玉米淀粉现货价格或将以震荡偏强的大趋势运行,但在天气、供需、原料等多方面的影响下,价格波动的或更为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