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 星期一 19:43:55

气候变化 玉米会因此减产吗?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玉米是全球分布范围最广的农作物,是全球也是我国总产最高的作物。日前,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气候变化,包括玉米、糖和咖啡在内的主要作物的单产可能会下降多达59%。该报告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面临重大气候风险,玉米和大米市场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都是负面的吗?它会令玉米减产吗?人类有什么办法可以应对?就没有哪些地方玉米反倒会生长得更好?
 
      温度高点怎么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少昆指出,温度是农作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之一,各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都有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农作物“三基点温度”。在最适温度下,农作物生长发育迅速、良好。而温度的升高会加速玉米生长发育进程、缩短生殖生长时间,还可能导致病虫害加重、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化肥和农药用量增加、提高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量。
     此外,气候变化带来的暖干等趋势对我国玉米生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李少昆介绍,我国约65%的玉米为旱作,但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降雨不足、季节性分布不匀、降水分布与玉米的需水规律往往不能吻合,这已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首要自然因素,而暖干的气候变化趋势会加重目前的问题,对玉米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玉米将会减产多少?
     此前,有研究依靠作物模型进行模拟评估实验得出过减产8.9%的结果。而近期发表在期刊《资源保护和再利用》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升高1℃,玉米减产5.8%。
    对此,李少昆介绍,近期的这项研究基于多点、多年的联网实验,发现在不同年份和不同气候生态区,昼夜温差和累积光合有效辐射是造成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都是负面?
    李少昆指出,在全球主要种植区域内,气候条件的改变能够解释30%以上的产量变化,特别是温度的升高对作物产量有明显的负效应。气候变暖导致作物生长发育速率有所加快,在不改变品种的情况下,作物的生育期缩短,不利于生物量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
    但在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对玉米和其他作物的影响存在差异。
    根据我国玉米种植的大尺度数据,气候的变化对各地生产的影响是不同的,一些地方是正效应,另外一些地方是负效应。例如,在高纬度地区,热量的增加将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在低纬度地区则相反。
    而未来的高温、旱涝灾害天气频发,强度加大等将使农业生产潜力变数增加,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依靠特定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并不能完全消除。李少昆建议,在综合考虑丰产、高效、固碳、减排目标的前提下,根据区域气候变化特征,通过针对性的合理布局、选育良种、科学调控等应对技术途径的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甚至将不利影响转变为有效的资源充分利用。“比如,我国东北地区调整播期提升了4%的产量,选择长生育期的品种则提升了13%—38%的产量,而品种特性的改良对增产的贡献率达46.1%—79.0%。如果充分利用增加的热量资源,产量还有12.0%—38.4%的提升空间。”李少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