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布
近日,工信部发布《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目标为:到2015 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0 万公顷,单产达到18.75 吨/公顷,总产量达到1.5 亿吨,马铃薯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利税45 亿元,年加工转化马铃薯1400 万吨。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也是粮、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经济农作物。自1995年以来,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马铃薯加工业是随着我国农副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发展而兴起的新兴行业,加工量和产值逐年递增。“十一五”期间,马铃薯加工业得到迅猛发展,正逐步由粗放加工、数量扩张的初级阶段转向精深加工、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对推动“三农”及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马铃薯加工业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规划》主要发展目标包括:
原料保障。到2015 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0 万公顷,单产达到18.75 吨/公顷,总产量达到1.5 亿吨,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50%以上,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马铃薯加工集中区域的专用薯种植比例达20%以上。
仓储体系。在马铃薯主产区推广建设和匹配与仓储需求相符的规范化地下、半地下马铃薯储窖,解决薯农存贮和冻烂损耗问题,减轻薯价阶段性波动对马铃薯加工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在马铃薯主要加工地区新建万吨级以上大型气调储库50-60 个,提升加工产品品质,延长加工期,提高产能利用率。基本建成与我国马铃薯加工业相配套的马铃薯储藏及运输体系,储藏运输过程的损失控制在10%以下。
加工能力。到2015 年,马铃薯加工业总产值达到350亿元,利税45 亿元,年加工转化马铃薯1400 万吨。
产品结构。到2015 年,马铃薯淀粉产量达到90 万吨,粉条、粉丝、粉皮35 万吨,变性淀粉25 万吨,全粉20 万吨,冷冻薯条16 万吨,各类薯片45 万吨,新型马铃薯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等20 万吨,高附加值马铃薯精深产品产量占比由2010年的45%提高到50%。
自主创新。加大研发中心建设力度,到2015 年,拥有研发中心的企业占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的50%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0.8%以上。
产业集群。到2015 年,规模化马铃薯加工企业达200家以上,培育20 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销售收入达3 亿元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打造2-3 个分工合作、优势互补、销售收入达10 亿元以上的马铃薯产业集群。
质量安全。建立健全我国马铃薯加工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控制和检测体系、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和产品安全信息及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节能减排。到2015 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其中,化学需氧量(COD)减少15%。
《规划》鼓励企业通过建立原料基地和引入订单式农业运作模式,强化马铃薯淀粉、全粉加工原料供应保障;通过产业整合和技术创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能和资源利用率;所有企业拥有与其加工规模相配套的污染物处理能力,提升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节能减排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品牌知名度。到2015 年,马铃薯淀粉优级品率提高至60%以上;推广全旋流、全自控式先进工艺装备,合理规模在3000 吨淀粉/月以上。加大全粉生产应用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力度,拓宽应用领域;尽快制订全粉类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原料使用和贮藏标准;优化区域布局,强化基地建设,普及专用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