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土豆做成大产业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气候特点和具有抗病能力强的土质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所生产的马铃薯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A级绿色食品,品质好、无污染,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乌兰察布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优质马铃薯产业,从马铃薯产业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中寻求增值,使马铃薯种植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格局,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良种薯、商品薯生产和鲜薯加工基地。目前,全市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总产量40亿公斤,占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2,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
乌兰察布市始终把优质种薯的繁育推广作为首要的基础工程来抓,逐年增加投入,进行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推广体系的建设。全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面积1800平方米、标准化温室22亩。原种田1.5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已形成从组培快繁、温室扦插、网室栽培、原种繁育到一、二级种薯生产的完整体系,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引进落地的龙头企业内蒙古希森亚信马铃薯种业公司计划三年时间投资22亿元,建设60万亩种薯基地。到2010年,各类大中小型喷灌设备将达到2000套,种薯生产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专用薯基地达到100万亩,年产马铃薯脱毒种苗7000万株、微型薯2.5亿粒、原种一代6.6万吨、原种二代88万吨,可供应全国70%的种薯,力争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种薯繁育和专用薯生产基地,成为中国“薯都”。
乌兰察布马铃薯以其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易加工等优势,显示出其产业发展强劲势头,极大地带动农民的增收。马铃薯生产可实现年总产值20多亿元,折合增加值达12亿元,占种植业总收入的52.8%。
乌兰察布市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加快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加工业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市政府先后投资1亿多元,帮助马铃薯种植基地的专业大村购置了大中型马铃薯淀粉加工设备5000多台(套)。目前,察右前旗富广全粉、集宁奈伦精淀粉厂、商都旭美精淀粉厂、凉城精淀粉厂、兴和飞马集团公司、丰镇市祥风精淀粉厂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到70多家,粉皮、粉条、淀粉加工点4.2万多个,从业人员达到6万多人,每年转化马铃薯10亿公斤。依托乌兰察布市北方马铃薯、乌兰哈达北方马铃薯、东八号等11处大型批发交易市场,成立营销协会20多个,贩运大户200多家,参与马铃薯营销人员高峰期达到10多万人,我市马铃薯除销往国内的山东、山西、江苏、云南、湖南、北京、天津、广东、东北等20多个省市外,还销往俄罗斯、蒙古、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量10多亿公斤。如今,马铃薯在乌兰察布市真正形成了大产业,成为乌兰察布农民脱贫致富、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
今后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发挥优势、政策扶持、加大投入、加速发展;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培育龙头、壮大基地、强化外销、创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真正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食用薯基地。
这几年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已见雏形,当务之急是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关注民生的重点课题摆在重要日程,首先从种抓起,围绕实现如下“四个化”,突出落实好重点项目。
首先,倾力打造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薯基地,推行“良种工程”,实现种薯优质化。
采取措施,实现组培、脱毒、快繁和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普及推广步伐。按照培育加工原料型(薯条、薯片、薯泥)、全(淀)粉生产型和优质食(菜)用型以及良种繁育型四大系列用薯的需求,围绕现有的十几个成功品种大面积改良推广,依托科研和先进技术推进产业升级。尤其要同国际、国内马铃薯专业组织、国家行业机构挂钩,组织市内外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科技力量,联合攻关,为大兴薯业提供科技支撑。
今后我市马铃薯种植将继续坚持“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方针,向良种良法要高产、要效益。按稳定种植400万亩左右土豆计,如产量提高一倍(由现在亩产590多公斤增为1180公斤),成本就可降低一半,纯收入就可增加一倍多,增收20多亿元,农民人均500多元。
其次,提高鲜薯转化增值比例,促进薯业加工精深化。全市现有富广、奈伦、飞马、龙的、旭美等大中型马铃薯全粉、精淀粉加工企业十多家,粉皮、粉条、粗淀粉等加工厂点1.2万多个,全年可加工转化鲜薯十亿公斤。让龙头企业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要按照重点“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支持龙头企业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探索新机制,尽快形成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类食品,以至用土豆作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等系列产品成龙配套的加工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提高马铃薯产业的开发层次和产业素质。同时,要引进国内国际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发展土豆加工业。最近富广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上薯条加工项目,商都县旭美公司拟上全粉加工项目,察右后旗拟上3万吨精淀粉加工项目。还有其他旗县也有一批土豆加工企业酝酿上马。无论如何,加工增值是这项产业发展的出路。
第三,协力扶持专用薯生产,科学创新发挥优势,实现原料薯种植规模化。为了解决工业加工用薯不足,从去年开始,国家拿出2260万元资金,重点扶持单位面积为500亩的指针式喷灌圈95套,覆盖面积为200亩的移动盘式喷灌圈10套。今年计划新增500亩圈式喷灌机具200套,新增专用薯10万亩,实现良种、良法和优良设施“三配套”。发展喷灌圈,从全国马铃薯种植区域看,乌兰察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特别是500亩一圈的“喷灌圈”是许多地方因地理条件限制难以办到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从现在起,应该延伸发展300亩、200亩、100亩或几十亩的喷灌圈,要形成一套联结农户与企业、基地与企业的可行办法,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把种、销、加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双赢”互利。
第四,着力搞活流通,拓展市场空间,促进马铃薯营销网络化。我市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为马铃薯及其制成品的流通交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加上全市已建成贮存能力在200吨以上的储窖2700多座,以及数以万计的农户土储窖,总储存能力已达20多亿斤。还有11处较大型马铃薯批发市场、20多个营销协会、200多家贩运大户、10多万贩运大军,打通20多个省市和七八个国家及地区的外销渠道等,对于土豆上市具备了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