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微博喊话SLO驰援 年末不一样的钱荒来袭
在资金价格一片上涨声中,19日,银行间市场交易时间延长半个小时,让个别机构找头寸;上证指数迎来八连跌,银行超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至170%以上。
又碰上美联储宣布退出QE,央行坐不住了。19日晚间,央行通过微博向市场喊话:已运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下称SLO)调节市场流动性。
这是央行首次通过微博形式及时向市场传递信号。市场分析指出,此次央行突然“发声”,主要为了稳定年末流动性预期,有助于缓解日益升级的资金紧张情绪。
由于SLO期限为7天以内,未来还需看央行进一步的投放力度。不过,此次资金紧张和6月“钱荒”有本质区别,仅是年末特殊时点的流动性冲击。
财政收支进度或是主因
周四早间,市场期盼的14天逆回购依旧“缺席”,加剧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昨日多数期限品种的资金价格继续上扬。至此,本周以来,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已从上周五的4.31%上涨至昨日的7.06%,约半年来首次突破7%大关。
虽然每至年末资金价格都会飙升,但对于本周流动性骤紧的原因,市场分析原因纷杂。
短期来看,在周一存款准备金率的补缴、周四400亿国库现金定存到期的背景下,央行逆回购仍继续暂停,加剧了本周资金面紧张。但实则,在昨日的微博中,央行仅提到了财政收支进度这一原因。
央行指出,历年年末,市场流动性状况受财政收支情况等因素影响较大。近期,已据市场流动性状况通过SLO向市场适度注入流动性。如必要,将据财政支出进度情况,继续向符合条件金融机构通过SLO提供流动性支持。
的确,从往年情况看,财政存款余额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财政存款余额在年中时,由于税收集中上缴会大幅增加,而在年底时,则由于“突击花钱”而余额明显下降。
但从今年12月的情况来看,财政存款的投放或低于市场预期。据申银万国测算,从今年财政存款投放规模看,财政存款的回笼力度要大于投放力度,预计12月财政存款投放在1.2万亿元左右,全年财政存款净增加。
同时市场较为关心的是QE退出。18日美联储宣布明年初开始缩减QE规模,不过市场人士认为,从长期来看,QE缩减会产生资金从新兴市场国家流出,对国内流动性及相关市场带来一定冲击,但前提是央行的不作为,相信央行会采取一些手段来对冲资本的流出。
“而从短期看,QE缩减预期产生的资金外流,估计在明年1月份才能有明显变化。”光大证券(601788,股吧)首席宏观经济学家徐高告诉记者,近期资金面抽紧与QE宣布缩减关系不大。他测算,11月近4000亿的新增外汇占款中,约有1200亿属热钱流入,显示外部资金仍在流入。
与6月“钱荒”大不同
据交易员透露,昨日银行间市场前台交易时间延迟半个小时关闭。而此景的上次出现,还是在6月“钱荒”之时。但仔细回顾后发现,当下的资金紧张与6月“钱荒”存在明显不同,仅是年末特殊时点的流动性冲击。
其一、央行态度明显不同。在6月“钱荒”之际,央行仍坚持发行央票,并且在6月20日资金价格飙至新高后的6月24日才发布公告,向市场首次表态。此外,在11月才公告常备借贷便利(SLF)的开展情况,“滞后”显示6月已提供过流动性支持。
而此次央行主动管理、稳定市场预期的意味更浓。昨日,在7天回购飙升至7%以上当日,便通过央行微博,及时向市场传递后续驰援流动性的可能性,维稳流动性预期。
其二、外部流动性状况明显不同。6月份“钱荒”发生时,国家外管局加强了外汇流出流入管理,进入我国的跨境套利资金明显减少;而此轮“钱荒”发生时,外汇占款连续四个月正增长,国际资本流入压力增大。
尤其是央行近期表态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后,12月人民币加速升值,屡创汇改来新高。而11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也较上月环比提升至117.8,再创历史新高,不断吸引了资金跨境流入。
其三、银行间市场的涨幅不可同日而语。6月20日,7天回购加权平均利率飙涨11.62%,隔夜回购利率至11.74%,而此轮银行间市场利率上升,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涨幅,都远低于6月份“钱荒”时的水平。12月19日,7天和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虽为本轮最高水平,但仅分别为7.05%和4.61%。
央行实质投放力度仍是关键
此前,央行曾在10月底开展过SLO,期限为2天,总量共计590亿。市场人士指出,鉴于央行已经表态近期开展过SLO,有助于缓解目前的资金紧张情况,同时也承诺后续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可能性,因此资金价格涨幅有限。另一方面,由于SLO期限为7天以内,央行此举仅为平滑短期流动性波动,而非货币政策的放松。临近年末,资金价格也很难立即大幅回落。
“就短期来看,央行表态提供SLO后,有助于缓解市场紧张情绪,但长期来看,还需看央行实质投放力度而定。”徐高告诉记者。
而记者昨日采访到的多数交易员也指出,由于目前7天回购利率并不跨元旦,同时距离年底考核还有一周有余,若央行后续仍能大量提供SLO,资金面紧张才有望实质缓解。
事实上,回顾6月,市场一度将央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视为6月“钱荒”的主要原因。但站在央行的角度来看,反映商业银行资金充裕度的超储率并没有出现系统性的下降,而是稳定地保持在2.0%至2.1%之间。
而目前据机构测算,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仍较为充裕。据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测算,11月银行体系超储率回升至2.1%,又与9月份的水平相当。
央行不向市场提供逆回购,而仅通过SLO,“点对点”的对某些符合条件的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也从侧面表明,目前央行认为无需大范围注入流动性。资金总量并不短缺,但为何流动性依旧如此脆弱?此次年末流动性冲击的时点之际,更多的市场人士将思考转向了银行间市场的结构问题。
国信证券昨日指出,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的超储率虽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其中或发生了明显的结构性变化。同时,小银行的超储率波动往往显著高于大银行,其提供稳定流动性的能力相对较差。以上两个因素相结合,夹杂着对流动性的预期因素,或是导致资金紧张局面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