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非粮燃料乙醇企业被迫停产
生物质燃料产业明星陷入困局
根据国家能源替代战略和统一部署,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扶持下,2007年12月投资7.57亿元的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木薯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截至2011年3月15日共生产木薯燃料乙醇48万多吨,销售车用乙醇汽油440多万吨,相当于替代近45万吨的石化汽油资源。经过三年建设,广西先后建成五个高产木薯基地65万亩,与3万多农户签订了木薯收购订单合同,加上收购散户,共惠及农户4.5万户,增加农民收入3亿多元。
而从去年底开始,由于销售困难,生产的燃料乙醇成品已无法存放,北海木薯乙醇工厂开始大幅度减少木薯收购量。到今年3月21日企业被迫全面停产。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柳树海介绍说,企业被迫停产后每天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万元,与4.5万农户签订的采购合同也难以兑现,工厂大门外每天都会有薯农前来“讨说法”要求恢复收购。预计今年将直接减少薯农收入约3.5亿元。
这样一个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企业如今为何到了不得不停产尴尬境地?
“封闭”销售成一纸空谈
记者从广西发改委了解到,广西自治区政府对于燃料乙醇项目始终持积极的态度。作为全国第一个使用非粮(木薯)作为原料生产车用乙醇汽油的省份,广西自治区2007年12月23日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车用乙醇汽油管理暂行办法》(自治区政府令第34号)。办法》规定,“ 自2008年4月15日起全区封闭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在广西境内不得销售其他汽油”。
然而《办法》实施后,由于种种原因,三年来在同一地区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两种汽油的状况始终存在,并未能完全实现在全区封闭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据广西自治区发改委资料显示,2009年全区车用乙醇汽油覆盖率一度高达85.79%,2010年全区车用乙醇汽油覆盖率为80.42%。但2011年1-3月全区汽油销售量为58.4万吨中车用乙醇汽油销售量仅为23.4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45.04%,车用乙醇汽油市场覆盖率骤降到了40.1%。普通汽油的销售量大幅度挤占了车用乙醇汽油的市场空间,而且继续呈上升态势。
广西加油站乱象
记者随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作组调研中了解到,全广西自治区境内中石油,中石化所属加油站有1317座,社会民营加油站990座,共计2307座。而目前销售乙醇汽油的加油站仅占35.8%。社会加油站中销售乙醇汽油的比例更是低到12%。
中石化销售事业部业务处副处长杨浔英介绍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车用乙醇汽油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广西自治区共建成车用乙醇汽油调配中心20座,调配中心按照1:10的比例将燃料乙醇与普通汽油进行调配。按照《办法》规定,全广西境内所属加油站销售的汽油都应该来自于这些调配中心。零售价格均执行国家发改委制定价格,与普通汽油同价,93号乙醇汽油与普通汽油同为7.57元/升。但由于广西并没有能完全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封闭”销售,占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加油站仍然在销售普通汽油,而且价格较低,目前南宁市社会加油站销售的93号普通汽油零售价格为7.45元/升,比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乙醇汽油低0.12元/升。
杨浔英说,由于社会加油站的价格优势,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的市场销售份额急剧下降。中石化广西分公司的全国业绩排名一下跌倒了第26位。加上乙醇汽油配送成本大于原有的普通汽油,在这种形式下,中石化广西分公司的部分加油站也开始恢复销售普通汽油。目前销售乙醇汽油的加油站只有54.5%。中石油所属加油站销售乙醇汽油的也只有50.2%。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社会加油站占有广西加油站份额的43%,这其中销售乙醇汽油的只有12.12%。社会加油站之所以具有价格优势是因为油品来源渠道复杂多样,品质也参差不齐。一位私营加油站老板告诉记者,他们的油多来自临省广东,这其中有小炼厂生产的,更有非法走私的,批发价格比广西便宜不少。
还有民营加油站反映,自从4月7日成品油零售价调整后,中石化、中石油就限制给民营加油站批发成品油。批发不到成品油的民营加油站,只好到广东湛江、茂名等地的地方小炼油厂批发成品油。由于来源复杂多样,成品油质量更是难以保证。2010年11月,广西自治区质监局开展了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专项行动,共抽取社会加油站销售的普通汽油66个批次,合格51个批次,合格率仅为77.27%。
记者还发现,销售普通汽油的社会加油站还存在着误导消费者的现象。很多加油站都设立了写着醒目字样“纯汽油”的广告牌。工作人员还对前来加油的顾客宣扬使用乙醇汽油不但耗油量大而且还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坏的错误说法。还有一部分销售汽油添加剂、助燃剂的人员也利用诋毁乙醇汽油的手段来达到促销的目的。
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柳树海说,社会加油站普通汽油的价格优势加上消费者对乙醇汽油不科学的认识和误解,使得乙醇汽油在广西的推广使用难度不断加大,直接导致燃料乙醇生产陷入困局。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现场办公破解企业困局
4月22日,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科技司政策法规司牵头、多个部门以及全国生物质能源、汽车燃料领域专家等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赴广西调研,现场办公。
调研结束后,国家发改委工作组与广西发改委、中粮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相关领导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广西区内车用乙醇汽油推广过渡期过长,导致乙醇汽油市场覆盖率下降;劣质油品、普通汽油与乙醇汽油长期混用导致部分消费者车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造成消费者对乙醇汽油的误解;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发展面临困难等方面。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科技司司长李冶讲话指出,生物燃料代表着世界能源发展的一个趋势,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产业界都是得到充分肯定的。我国发展非粮生物燃料的法律定位和战略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广西木薯乙醇生产项目是我国最大的非粮食乙醇项目,在世界生物燃料领域上也有着示范影响作用。广西目前出现的问题的核心并不是车用乙醇燃料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而是普通燃料与乙醇燃料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平等造成的。广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制定了木薯乙醇产业的发展规划,国家也给予了政策支持,补贴生物燃料发展。没有理由搞不好。石油销售企业要稳定生产与供应保证乙醇汽油生产与供应,广西自治区要进一步完善法规为全面推广乙醇汽油创造良好的市场法制环境。
发展非粮生物乙醇燃料是必由之路
我国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将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8%至10%。在核电大规模开发面临安全性质疑的今天,包括燃料乙醇在内的生物质能的开发提速存在必要性。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十个省区正在施行这种方式,年消耗乙醇汽油1700万吨,占中国汽油消耗总量的20%以上。
参与调研的多位专家表示,燃料乙醇产业是当前可行性最高的液体燃料替代方案,在普通汽油中添加10%的燃料乙醇,所形成的乙醇汽油具有的能量利用效率高、尾气排放污染少等优点。专家称,尽管燃料乙醇产业曾因可能影响粮食安全而引发争议,但目前提取燃料乙醇的原料正在由最早的玉米、小麦等富含糖分的粮食作物逐渐向玉米秸秆等富含纤维素的农林废弃物过度,而广西利用高产木薯作为原料更是世界首创。一旦从纤维素转化为乙醇的技术成熟,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将进入发展快轨,“与民争粮”的问题将彻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