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 星期一 19:43:55

三大因素将制约玉米回调空间

   时间来到九月中旬,正处于新旧玉米交接之际的玉米期货价创下近年新高的1939后开始回落,一方面临储拍卖后期出现“价量齐升”的火热场面,用粮企业纷纷囤货待涨;另一方面华北加工企业在新粮上市之初纷纷下调玉米收购价。玉米市场长期供需关系是否转变,短期新粮上市供给冲击影响几何,我们认为影响玉米价格回调空间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点。
  一、 新季玉米减产不及预期
  9月12日农村农业部发布的9月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中指出:8月份全国玉米产区土壤墒情适宜,光温条件较好,单产数据环比每公顷调增45公斤,因此全国总产量调增至2.13亿吨。虽然同比仍然低于上年的2.15亿吨,但总减产量继8月调减至440万吨后进一步缩窄至280万吨,可以说前期被市场认可的减产预期正在逐步转向,关于产量的分歧也成为目前市场参与者主要的博弈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预测今年玉米总消费量也增加620万吨,从而年度供需缺口扩大至2238万吨,比上月扩大460万吨,因此长期来看,玉米市场供需平衡转换大势不变。紧接着于9月13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更新玉米供需平衡表,预计今年全国玉米产量将同比略增,达到2.16亿吨,一方面东北主产区中辽宁、吉林省今年饱受前期春旱、高温、强对流天气以及病虫害影响,减产已成定局,而另一方面内蒙古、黑龙江地区丰产可能性较大,其中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增幅最大,超过6%,从减产到增产,超乎市场预期,表现在期货盘面上便是主力合约2日内从1920下跌至1882,跌幅近2%。从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面来看,一年一度的供给方式注定了其价格季节性变化的特点,而价格对产量的敏感性不言而喻,纵观近十年玉米期货价格表现,九月份下跌占比为80%,当月期望收益率是全年12个月中最低的,仅为-2.11%。
  二、看涨预期下商业库存剧增
  随着临储拍卖的进行,在近期反弹的拍卖热情下,临储库存降至一亿吨以下,去库存效果明显,那么玉米库存压力真的就此减轻了吗?截至9月14日,2018年临储拍卖累计成交7891万吨,成交率43.90%,成交均价1480.86元/吨,临储拍卖库存9958万吨,已经降至一亿吨以下。随之而来的并非玉米需求量的突飞猛进,反而是在市场一致看涨预期下的库存转移,目前河南、河北、山东新季玉米开始大量上市,供给量持续增多,缓解了前期依赖东北拍卖粮的华北深加工企业供货压力。从最近两周的华北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可以看出,跌幅在50-100元/吨,因量定价现象明显。叠加前期拍卖粮逐步运达,在新陈交替之际,用粮企业库存呈现剧增,全国玉米形成从临储库存向商业库存转换之势。另一个可以明显反应库存压力数据是注册仓单量,从大商所玉米仓单统计数据可以看出,9月中旬玉米注册仓单量已创历史新高,9月14日玉米注册仓单量达到59171,是去年同期17935的3.3倍,超出17年5月12日的前历史最高值27%。产业客户在近期期货价格大幅升水的情况下,选择套保避险也促使了仓单数量的增长,据悉部分交割库甚至存在库容紧张的情况,交易所近期也在准备扩大玉米集团交割仓库范围,相信今后交割库库容将不会成为影响期价的重要因素。
  三、非洲猪瘟影响饲用需求恢复
  提到玉米消费需求,近期不可忽视的一大影响就是非洲猪瘟,截至9月17日,全国确认发生非洲猪瘟17起,部分省市限制生猪跨省调运,疫情监管趋严,随着农业部将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贴提升至1200元/头,后续疫情通报情况预计增加。虽然我国生猪存栏正处于下跌趋势,但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将会加速生猪出栏,对短期饲料消费需求将会有所抑制,刚走过严重亏损期的生猪养殖企业补栏意愿或随之减弱,拖累玉米饲用需求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