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种薯用量
与其他作物不同,甘薯的出苗量随时间延长而成倍增加。一般春薯的每亩用种量为100斤,夏薯用种量为30-50斤。出苗量与品种、种薯的质量、苗床管理、剪苗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相同重量的小薯的出苗量要高于大薯,不同品种间的单位重量出苗量可相差数倍。用作夏甘薯时可在春天繁殖采苗圃。采苗圃的密度为7x10厘米,搭盖小拱棚以加快生长。每株采苗圃苗可繁殖3-5只薯苗。
冷床育苗
在3月上中旬气温转暖后可进行冷床育苗。苗床的宽度一般为1-1.2米,长度可根据种薯量与田块规格确定,但考虑到方便通风,长度宜在10米以内。每平方米的种薯用量为40-50斤。首先将苗床挖成深约15厘米,施入适量有机肥做底肥,注意有机肥要尽量不含病虫。上覆1寸厚土壤以避免薯块与肥料直接接触。将种薯排列在苗床上,相互间保留1厘米间距,头部朝向同一方向,避免头顶头造成薯苗拥挤。排种完毕立即浇水,待水渗漏完毕往薯块喷杀虫剂及多菌灵以防治病虫。然后盖土,以薯块全部覆盖为准。最后覆盖地膜及加盖小拱棚。
苗床管理
排种后20-30天可见到薯芽萌出土面,此时应立即除去地膜。在阳光较强烈时应将两端揭开通风降温,避免棚内温度过高烧苗。在剪苗前的2-3天应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练苗,增强薯苗体质。揭膜时要注意选择在清晨无风时间,揭膜后短时间内刮大风易造成薯苗损伤。剪苗后要拔除杂草,适量浇水,然后再将薄膜重新盖上,以 促进新芽生长。夜间气温较高时应及时撤掉拱棚。
甘薯储存技术
甘薯的适宜存放温度为9-13度,长时间低于9度易造成冻害,受冻后表现出苗能力减弱,种薯容易腐烂,而高于15度则容易造成薯块萌芽。收获季节遇到阴雨天会造成薯块的含水量增加,直接入窖容易腐烂,高温愈合处理可提高薯块的耐储性。储存室最好有空气流动的条件,在适当时候通风换气,避免死角,控制病菌繁殖。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药剂处理。
甘薯栽插技术
甘薯栽插时要尽量做到垄距一致、苗质一致、株距一致,不可多品种混栽。栽插程序为刨坑 - 浇水 - 插苗 - 盖土 - 埋叶。薯苗要求具有约6个展开叶,长度在20-25厘米,埋入土中2-3个节间。埋土时注意要将尽可能多的叶片埋入土中。栽后尽早喷洒除草剂以控制杂草。
1、为什么栽栽插时要埋叶?
甘薯的叶面积比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薯苗栽插后也同样对水分有较高的需求。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调节,但刚剪过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叶片与茎尖争水,茎尖呈现萎焉状态,返苗期向后推迟,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可有效地解决薯苗的供水问题,叶片不仅不失水,还可从土壤中吸收水,保证茎尖能够尽快返青生长。埋叶法增产的原因在于成活率高及返苗早。
2、为什么栽插时漫灌会造成返苗慢?
有些地区为了节约工时而采取栽后灌沟或在大雨后栽插,这种方法可保证较高的成活率,但往往出现长时间薯苗生长不旺。原因在于漫灌后土壤呈现水分饱和状态,土温偏冷,根系生长缓慢,同时土壤变得比较结实,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妨碍了根系的发展。在干旱季节采用浇窝水埋叶法栽插的田块,土壤氧气充足,土温较高,薯苗返苗快,生长势强。
3、如何在甘薯田使用除草剂?
在甘薯田有效使用除草剂可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减少除草作业对薯垄的破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乙草胺等除草剂,具体施用方法是在栽插后尽快喷洒药液,用量相当于平时的两倍,在旱天应注意多兑水,尽量不要喷到薯苗上。薯苗在沾染少量除草剂后会造成顶端生长缓慢,但分枝较多,对最终产量没有大的影响。
4、如何在甘薯田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在甘薯栽插后覆盖地膜可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采用覆膜措施可将春薯的栽插期提前10-15天,达到早栽早收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覆膜后因土温提高及土壤通透性改善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薯块的外观品质。在日本及韩国的商品薯生产大多采用地膜覆盖。
5、为什么水旱轮作有益于甘薯生产?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进行高档甘薯的生产。种植水稻时可将上年度旱田的病、虫、草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同时对土壤养分进行重新分配,因此生产的薯块光滑、产量高、商品质量高。对土壤进行浸泡处理对于特别讲究外观的商品鲜薯的生产尤其重要。
6、为什么提倡采用单行种植甘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垄双行被普遍采用。其生产背景是劳动力比较充足,在田间工作上可投入大量的工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双行栽插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与之比较,单垄种植有明显的优越性。除去产量优势外,单垄可在做垄、去蔓、收获等环节采用机械化,这是双行种植无法达到的。机械化是甘薯生产发展的方向。
7、为什么不要对种薯使用保鲜剂等化学药剂?
保鲜剂在食用马铃薯上应用较多,现在很多地方也在甘薯上推广应用。一般保鲜剂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萌芽,保持水分,改善商品外观。有些地方在种薯上使用保鲜剂而造成萌芽少甚至不萌芽,薯块在苗床大量坏烂等情况。因此,在不了解保鲜剂的功能及成分时不要应用于种薯。
8、如何进行高温愈合?
甘薯在收获及入窖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对于干率低及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品种受伤后愈合较慢,容易受到杂菌的感染而出现软腐。高温处理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坏烂。同时高温处理可杀灭大部分黑斑病菌。高温愈合的具体做法是在2-3天内将薯窖均匀加热至35-38度,保持3-4天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尽快将温度降至12-13度。愈合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使温度均匀上升,避免局部高温伤害薯块。对于在雨季收获的甘薯进行高温处理可促进薯块的呼吸作用,释放出过多的水分,提高耐储性。
9、为什么多品种混栽会导致减产?
甘薯生产要尽量采用一致的品种,不同品种混栽会导致减产。一般来说,甘薯各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适合肥力高,有的适合肥力低,有的蔓较长,有的蔓较短,混栽后部分品种的植株获得优势,营养生长过盛,影响了弱势植株的生长,同时优势植株因茎叶旺长导致薯块产量低于正常水平。两个高产品种混栽后也会降低产量。
10、为什么薯垄及植株间距离要尽量均匀?
在做垄时要尽量使垄的宽度保持一致,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进而影响产量。间距不匀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11、高产栽培需要什么样的薯苗?
要求薯苗粗壮,节间不太长,有顶尖,无病毒病症状。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具有六个展开叶即可,超过八张叶及少于五张叶的薯苗略有减产,尽量不要使用中段苗。薯苗太长所带有的叶片较多,蒸腾面积大,返苗迟,而苗太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结果甘薯的产量较低。
12、为什么不要翻薯蔓?
长期阴雨天造成土表潮湿,接触土壤薯蔓的节间处容易产生细根,有些可以膨大成块根,造成一定的养分流失。传统方式是通过翻蔓阻止飞根产生。实验结果表明,翻蔓会打乱甘薯的生长秩序,在中后期翻蔓时容易折断薯蔓,导致产量降低。目前甘薯育种单位均不采用翻蔓措施,新品种是在不翻蔓条件下选出的,适合自然生长状态,不需要费力费时进行翻蔓。
13、为什么不要大面积种植高产低干物率品种?
甘薯品种间的薯块出干率相差较大,分布在12%-45%, 淀粉含量是调节干物率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当出干率为10%时,薯块基本不含淀粉,对于干率高于10%的部分,淀粉贡献了高出部分的90%。如烘干率为20%的薯块,淀粉含量约为9%,干率达到30%时淀粉含量可达到18%。干率与淀粉率不是成比例增加。干率低的品种不可用于淀粉生产,不适合作饲料,储存期间容易坏烂,收获、运输、储存、加工的成本较高。因此,不要引种干物率低的品种。对于兼用性品种,薯块的烘干率要高于25%。
14、鲜食型甘薯有哪些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具有保健作用的甘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甘薯由救命食品转变为健康食品。鲜食型甘薯在大中城市具有广阔的市场。鲜食甘薯要求具有食味好、薯形好、无病虫危害、无表皮破损、大小均匀、耐储性好等特点。超市将成为高档甘薯的主要销售渠道,其耐储性好是成功销售的关键因素。
15、如何减少薯块裂皮?
薯块裂皮是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皮甘薯的商品价值较低,增加了加工的难度。目前裂皮的成因仍然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土壤的水分、空气调节不当及某些病虫害造成的。品种间抗裂皮性也有差别。在生产上要注意选用抗裂皮的品种,避免土壤过湿,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有水旱轮作条件的田块尽量定期对土壤进行浸泡处理,减少病害,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16、如何预防蛴螬危害?
甘薯的主要土壤害虫是蛴螬。蛴螬可大面积咬食薯块表皮,影响薯块的商品性,可使高档商品薯失去价值。控制蛴螬的方法有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在其成虫金龟子产卵季节尽量不要让田间有杂草,减少金龟子在田间的产卵量,若有可能,对春闲地进行灌水杀灭虫卵。若无法做到这些,可在做垄前撒施长效低残留杀虫剂。
17、为什么地势较高且迎风田块的甘薯产量较高?
很多高产甘薯生产是在地势略高、平坦的田块实现的。地势较高的田块除土壤水气条件较好外,另一主要因素是有较好的流动空气条件。风的因素长期以来不太受重视,主要是对固定田块难以人工控制。在生长中后期薯蔓较厚密,薯蔓间的空气含有较高的水蒸气及其他有害气体,不利于植株的呼吸作用,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地势较高的田块有较好的空气流动条件,流动的空气可将过多的水汽带走,调节薯蔓间温湿度,使藤蔓生长健壮,不徒长,促进养分向地下部的转移。对于高档甘薯生产,尽可能选择比较开阔的田块,不要选择在树林中或周围有影响通风的障碍物。
18、为什么要积极推行甘薯生产机械化?
机械化生产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工时,提高劳动效率,还可提高产量,降低损耗。如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甘薯起垄器的工作效率为每小时3-4亩,垄子比较均匀,有利于高产栽培。切蔓机可将薯蔓就地切碎还田,节省劳力,保持地力。收获器的工作效率相当于50-60人进行人工刨收,且坏烂率与漏收率均大大低于传统人工收获方式。机械化对于大规模商品薯生产尤其重要。
19、如何建造简易地上甘薯储存库?
在很多地区仍然利用小型地下窖储存甘薯。地下窖的缺点是湿度大、无法进行温度调节、管理困难等。计划进行大规模种植的农户要考虑建造地上库。地上库的特点是便于日常管理,容易进行高温愈合,可较好地保证薯块质量。可利用旧房子进行保温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房子内部增加一层单砖墙,新墙与旧墙的间距保持10厘米,中间填充稻壳或泡沫板等阻热物,上部同样加保温层,与门相对处留有小窗便于通风,最好用排气扇进行强制通风。门处要增加缓冲间。地上要用木棒等材料架高15厘米避免甘薯直接接地。
20. 如何使用电热温床进行育苗?
在种薯量比较少或准备提前育苗的情况下,要求在比较冷的季节开始育苗。此时地温较低,不能用冷床育苗,需要通过加热提高苗床温度。传统加温方法有火道加热法,酿热物发热法等。现在推广的电热温床比较传统方法有操作简便,可迅速投入使用的优点。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苗床挖深15厘米,在两端以8-10厘米的间距排列插入小木桩以方便布线。在布线前用电表检验电热线,然后将线布入床中,一般每平方米需要100瓦电量。布线完毕盖上约1寸厚土避免电热线与种薯直接接触。排种完毕将电热线连接温度控制器。
21. 为什么称甘薯为保健食品?
甘薯富含可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粘多糖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适量食用可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能及营养物质。其代谢方面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甘薯为碱性食品,可有效消除因大量食用肉制品而带来的营养平衡失调问题,食用甘薯后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泄,减少动物性食品在消化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起到防癌保健的作用。在日本、韩国等地甘薯的保健作用倍受重视,鲜甘薯的价格也比较高。
22. 紫心甘薯用什么特点?
在甘薯品种资源中有一些品种的薯块肉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紫红色,这是由于花青素的积累造成的,其成分与葡萄皮紫色素相似。目前对甘薯为何积累花青素及这种色素对人体的作用仍不清楚。紫肉甘薯大部分含有较高的淀粉率,熟食略有苦味,食味较差,不适合食用,同时大部分鲜产较低,难以取得较高种植效益。但紫肉甘薯可成为重要的天然色素生产原料,其资源的丰富程度要远远优于其它植物。目前日本已经开始加工利用紫肉甘薯,如做成调色用薯粉、薯酱、饮料等。推广的品种有九州109、山川紫、种子岛紫、Ayamurasaki等。
23、长距离运输薯苗需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因科研需要常从外地引进薯苗。因薯苗大多具有6-8张展开叶片,剪苗后失水较快,造成薯苗过分萎焉,同时叶片挤在一起湿度太高,容易造成叶片发黄腐烂。为安全运输,可在剪苗后尽快祛除大部分叶片及叶柄。此项措施不仅可减少50%以上的重量,还减少了植株的表面积,增加植株间的透气性。注意存放在荫凉处,尽可能有新鲜空气进入,不要往薯苗上喷水或用湿布包裹,一般可存放7天时间。
24、切块直播甘薯有什么缺点?
甘薯切块种植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尽管也有诸多增产的报道,但在生产上仍不实用,目前很少采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马铃薯不同,甘薯薯块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切开后容易腐烂,利用药剂处理也不理想。第二、甘薯从薯块入土到成苗需要较长时间,只可作为春薯栽种。由于薯块直接播入田间,不象在苗床可统一加温加速薯苗生长,入土太早容易冻烂,造成出苗不均。第三、切块直播会将种薯病害带到田间,具有积累病害的危险,现在提倡高剪苗以尽量避免薯苗携带病害。第四、在田间薯块的出苗时间有差异,素质也有很大差别,这种不均匀会严重影响产量。第五、直播的用种及用工量比较大,一般每亩需要100多斤,在薯苗20-30厘米时需要逐株清除母薯,比较费时。因此,切块直播不宜在生产上推广。
25、为什么超大甘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大跃进及文革时代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很多地方投入巨大财力人力培养超大甘薯,出现了在100平方米土地上收获单株超300斤,单块超80斤的典型。这种变态追求脱离了生产实际,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众所周知,甘薯是无限生长作物,可多年连续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单块甘薯的重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生产上种植模式及季节限制了甘薯的生长期,不允许长期在田间生长。同时甘薯生产田不可能具备能满足超大薯生长的环境条件。优良品种应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取得较高的薯块产量。现在宣传的超高产甘薯或双季薯大多出干率极低,不适合作饲料、淀粉加工等。
26、为什么脱毒薯能增产?
甘薯在开放种植时会感染病毒,病毒浓度逐年积累,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毒病是甘薯退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内不含病毒,脱毒薯的诞生是从茎尖组织培养开始,经诱导成苗,病毒鉴定,隔离繁殖而繁殖出能够脱毒种薯。脱毒甘薯的生产力得到恢复,产量与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7、引种甘薯要注意哪些方面?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甘薯正在向非传统种植区迅速推广。这些地区一般对甘薯的认识较少,盲目从外地引种会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成功引种一般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尽量从科研机关引种,科研机关保存的材料比较多,能够组织多点示范实验,对各品种有比较系统的评价资料,可根据生产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品种。2)、不要从病区引种。目前北方甘薯主要病害是线虫病与根腐病,前者在很多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时绝产。线虫病可随薯块薯苗传播,土壤带病后难以根除,且病害会逐年积累,严重影响了甘薯生产。3)、不要引种水分含量大的品种。含水多的品种一般鲜产较高,具有较大的欺骗性,其实用价值不大。对于兼用型品种,干物率要高于25%,鲜食型品种的干物率可放宽。4)、要注意品种的适应性。甘薯品种对土质、栽培方式、气候等因素有特殊适应性,可在示范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种植,不要盲目引进。目前甘薯良种的鲜产水平为春薯5000-8000斤,夏薯3500-5000斤。广告中声称的亩产1-2万斤不切合生产实际.
28、为什么提倡高剪苗?
目前很多地区习惯上从苗床拔苗,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原因是在产区种薯常常携带黑斑病及根腐病菌及糠腐线虫,薯块萌芽后薯块中携带的病原物也缓慢向薯芽顶部移动,拔苗容易将薯肉及薯芽基部的病原物带入田间,造成病害加剧。多年来提倡的高剪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携带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滞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带病的可能性比较小。剪苗时要保留一寸以上的基部,更不要连根拔起。
29、日本主流鲜食用甘薯品种有那些特点?
出于饮食保健方面的需要,鲜食甘薯在日本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日本主要种植的食用品种是红东、萨摩光、玉丰、南丰等。日本鲜食甘薯的特点是干物率高,一般达到35%左右,肉色淡黄,薯形呈细纺锤形,皮色紫红,甜度较低。我国甘薯很少有品种能达到上述标准。
30、什么是"水果型甘薯"?
最近一些媒体宣传所谓的水果型甘薯,其实质是干物率比较低,鲜食较脆,比较甜,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可能有多种解释。在目前水果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水果型甘薯的市场。另外,薯形较好,体积适中的甘薯价格可能高于苹果等主流水果,没有必要将甘薯培养成低廉的水果。另外,考虑到甘薯的储存及运输成本较高,在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
与其他作物不同,甘薯的出苗量随时间延长而成倍增加。一般春薯的每亩用种量为100斤,夏薯用种量为30-50斤。出苗量与品种、种薯的质量、苗床管理、剪苗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相同重量的小薯的出苗量要高于大薯,不同品种间的单位重量出苗量可相差数倍。用作夏甘薯时可在春天繁殖采苗圃。采苗圃的密度为7x10厘米,搭盖小拱棚以加快生长。每株采苗圃苗可繁殖3-5只薯苗。
冷床育苗
在3月上中旬气温转暖后可进行冷床育苗。苗床的宽度一般为1-1.2米,长度可根据种薯量与田块规格确定,但考虑到方便通风,长度宜在10米以内。每平方米的种薯用量为40-50斤。首先将苗床挖成深约15厘米,施入适量有机肥做底肥,注意有机肥要尽量不含病虫。上覆1寸厚土壤以避免薯块与肥料直接接触。将种薯排列在苗床上,相互间保留1厘米间距,头部朝向同一方向,避免头顶头造成薯苗拥挤。排种完毕立即浇水,待水渗漏完毕往薯块喷杀虫剂及多菌灵以防治病虫。然后盖土,以薯块全部覆盖为准。最后覆盖地膜及加盖小拱棚。
苗床管理
排种后20-30天可见到薯芽萌出土面,此时应立即除去地膜。在阳光较强烈时应将两端揭开通风降温,避免棚内温度过高烧苗。在剪苗前的2-3天应将塑料薄膜全部揭开练苗,增强薯苗体质。揭膜时要注意选择在清晨无风时间,揭膜后短时间内刮大风易造成薯苗损伤。剪苗后要拔除杂草,适量浇水,然后再将薄膜重新盖上,以 促进新芽生长。夜间气温较高时应及时撤掉拱棚。
甘薯储存技术
甘薯的适宜存放温度为9-13度,长时间低于9度易造成冻害,受冻后表现出苗能力减弱,种薯容易腐烂,而高于15度则容易造成薯块萌芽。收获季节遇到阴雨天会造成薯块的含水量增加,直接入窖容易腐烂,高温愈合处理可提高薯块的耐储性。储存室最好有空气流动的条件,在适当时候通风换气,避免死角,控制病菌繁殖。一般情况下不要使用药剂处理。
甘薯栽插技术
甘薯栽插时要尽量做到垄距一致、苗质一致、株距一致,不可多品种混栽。栽插程序为刨坑 - 浇水 - 插苗 - 盖土 - 埋叶。薯苗要求具有约6个展开叶,长度在20-25厘米,埋入土中2-3个节间。埋土时注意要将尽可能多的叶片埋入土中。栽后尽早喷洒除草剂以控制杂草。
1、为什么栽栽插时要埋叶?
甘薯的叶面积比较大,通常需要较多的水分供其生长。薯苗栽插后也同样对水分有较高的需求。此时如果将大部分叶片暴露在土壤表面,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其生理调节,但刚剪过的薯苗没有根系,仅靠埋入土中的茎部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结果造成叶片与茎尖争水,茎尖呈现萎焉状态,返苗期向后推迟,严重时造成薯苗枯死。而将大部分叶片埋入湿土中可有效地解决薯苗的供水问题,叶片不仅不失水,还可从土壤中吸收水,保证茎尖能够尽快返青生长。埋叶法增产的原因在于成活率高及返苗早。
2、为什么栽插时漫灌会造成返苗慢?
有些地区为了节约工时而采取栽后灌沟或在大雨后栽插,这种方法可保证较高的成活率,但往往出现长时间薯苗生长不旺。原因在于漫灌后土壤呈现水分饱和状态,土温偏冷,根系生长缓慢,同时土壤变得比较结实,土壤中的氧气含量减少,妨碍了根系的发展。在干旱季节采用浇窝水埋叶法栽插的田块,土壤氧气充足,土温较高,薯苗返苗快,生长势强。
3、如何在甘薯田使用除草剂?
在甘薯田有效使用除草剂可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减少除草作业对薯垄的破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乙草胺等除草剂,具体施用方法是在栽插后尽快喷洒药液,用量相当于平时的两倍,在旱天应注意多兑水,尽量不要喷到薯苗上。薯苗在沾染少量除草剂后会造成顶端生长缓慢,但分枝较多,对最终产量没有大的影响。
4、如何在甘薯田使用地膜覆盖技术?
在甘薯栽插后覆盖地膜可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采用覆膜措施可将春薯的栽插期提前10-15天,达到早栽早收提高种植效益的目的。覆膜后因土温提高及土壤通透性改善可大幅度提高产量,改善薯块的外观品质。在日本及韩国的商品薯生产大多采用地膜覆盖。
5、为什么水旱轮作有益于甘薯生产?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进行高档甘薯的生产。种植水稻时可将上年度旱田的病、虫、草的危害降至最低程度,同时对土壤养分进行重新分配,因此生产的薯块光滑、产量高、商品质量高。对土壤进行浸泡处理对于特别讲究外观的商品鲜薯的生产尤其重要。
6、为什么提倡采用单行种植甘薯?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高垄双行被普遍采用。其生产背景是劳动力比较充足,在田间工作上可投入大量的工时。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双行栽插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与之比较,单垄种植有明显的优越性。除去产量优势外,单垄可在做垄、去蔓、收获等环节采用机械化,这是双行种植无法达到的。机械化是甘薯生产发展的方向。
7、为什么不要对种薯使用保鲜剂等化学药剂?
保鲜剂在食用马铃薯上应用较多,现在很多地方也在甘薯上推广应用。一般保鲜剂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萌芽,保持水分,改善商品外观。有些地方在种薯上使用保鲜剂而造成萌芽少甚至不萌芽,薯块在苗床大量坏烂等情况。因此,在不了解保鲜剂的功能及成分时不要应用于种薯。
8、如何进行高温愈合?
甘薯在收获及入窖过程中容易受到损伤,对于干率低及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品种受伤后愈合较慢,容易受到杂菌的感染而出现软腐。高温处理可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坏烂。同时高温处理可杀灭大部分黑斑病菌。高温愈合的具体做法是在2-3天内将薯窖均匀加热至35-38度,保持3-4天促进伤口愈合,然后尽快将温度降至12-13度。愈合过程中要注意尽量使温度均匀上升,避免局部高温伤害薯块。对于在雨季收获的甘薯进行高温处理可促进薯块的呼吸作用,释放出过多的水分,提高耐储性。
9、为什么多品种混栽会导致减产?
甘薯生产要尽量采用一致的品种,不同品种混栽会导致减产。一般来说,甘薯各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适合肥力高,有的适合肥力低,有的蔓较长,有的蔓较短,混栽后部分品种的植株获得优势,营养生长过盛,影响了弱势植株的生长,同时优势植株因茎叶旺长导致薯块产量低于正常水平。两个高产品种混栽后也会降低产量。
10、为什么薯垄及植株间距离要尽量均匀?
在做垄时要尽量使垄的宽度保持一致,宽窄不匀会造成邻近的植株间获得的营养不同,造成优势植株过分营养生长,而弱势植株可能得不到充分的阳光及养分,进而影响产量。间距不匀容易造成靠在一起的两株成为弱势植株。
11、高产栽培需要什么样的薯苗?
要求薯苗粗壮,节间不太长,有顶尖,无病毒病症状。壮苗与弱苗的产量可相差20-30%。具有六个展开叶即可,超过八张叶及少于五张叶的薯苗略有减产,尽量不要使用中段苗。薯苗太长所带有的叶片较多,蒸腾面积大,返苗迟,而苗太小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正常苗的长度,结果甘薯的产量较低。
12、为什么不要翻薯蔓?
长期阴雨天造成土表潮湿,接触土壤薯蔓的节间处容易产生细根,有些可以膨大成块根,造成一定的养分流失。传统方式是通过翻蔓阻止飞根产生。实验结果表明,翻蔓会打乱甘薯的生长秩序,在中后期翻蔓时容易折断薯蔓,导致产量降低。目前甘薯育种单位均不采用翻蔓措施,新品种是在不翻蔓条件下选出的,适合自然生长状态,不需要费力费时进行翻蔓。
13、为什么不要大面积种植高产低干物率品种?
甘薯品种间的薯块出干率相差较大,分布在12%-45%, 淀粉含量是调节干物率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当出干率为10%时,薯块基本不含淀粉,对于干率高于10%的部分,淀粉贡献了高出部分的90%。如烘干率为20%的薯块,淀粉含量约为9%,干率达到30%时淀粉含量可达到18%。干率与淀粉率不是成比例增加。干率低的品种不可用于淀粉生产,不适合作饲料,储存期间容易坏烂,收获、运输、储存、加工的成本较高。因此,不要引种干物率低的品种。对于兼用性品种,薯块的烘干率要高于25%。
14、鲜食型甘薯有哪些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具有保健作用的甘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甘薯由救命食品转变为健康食品。鲜食型甘薯在大中城市具有广阔的市场。鲜食甘薯要求具有食味好、薯形好、无病虫危害、无表皮破损、大小均匀、耐储性好等特点。超市将成为高档甘薯的主要销售渠道,其耐储性好是成功销售的关键因素。
15、如何减少薯块裂皮?
薯块裂皮是常见的质量问题,裂皮甘薯的商品价值较低,增加了加工的难度。目前裂皮的成因仍然在研究中,一般认为是土壤的水分、空气调节不当及某些病虫害造成的。品种间抗裂皮性也有差别。在生产上要注意选用抗裂皮的品种,避免土壤过湿,施用有机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有水旱轮作条件的田块尽量定期对土壤进行浸泡处理,减少病害,改善土壤物理结构。
16、如何预防蛴螬危害?
甘薯的主要土壤害虫是蛴螬。蛴螬可大面积咬食薯块表皮,影响薯块的商品性,可使高档商品薯失去价值。控制蛴螬的方法有生态防治及化学防治等。在其成虫金龟子产卵季节尽量不要让田间有杂草,减少金龟子在田间的产卵量,若有可能,对春闲地进行灌水杀灭虫卵。若无法做到这些,可在做垄前撒施长效低残留杀虫剂。
17、为什么地势较高且迎风田块的甘薯产量较高?
很多高产甘薯生产是在地势略高、平坦的田块实现的。地势较高的田块除土壤水气条件较好外,另一主要因素是有较好的流动空气条件。风的因素长期以来不太受重视,主要是对固定田块难以人工控制。在生长中后期薯蔓较厚密,薯蔓间的空气含有较高的水蒸气及其他有害气体,不利于植株的呼吸作用,同时也影响光合作用。地势较高的田块有较好的空气流动条件,流动的空气可将过多的水汽带走,调节薯蔓间温湿度,使藤蔓生长健壮,不徒长,促进养分向地下部的转移。对于高档甘薯生产,尽可能选择比较开阔的田块,不要选择在树林中或周围有影响通风的障碍物。
18、为什么要积极推行甘薯生产机械化?
机械化生产不仅可节省大量的工时,提高劳动效率,还可提高产量,降低损耗。如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的甘薯起垄器的工作效率为每小时3-4亩,垄子比较均匀,有利于高产栽培。切蔓机可将薯蔓就地切碎还田,节省劳力,保持地力。收获器的工作效率相当于50-60人进行人工刨收,且坏烂率与漏收率均大大低于传统人工收获方式。机械化对于大规模商品薯生产尤其重要。
19、如何建造简易地上甘薯储存库?
在很多地区仍然利用小型地下窖储存甘薯。地下窖的缺点是湿度大、无法进行温度调节、管理困难等。计划进行大规模种植的农户要考虑建造地上库。地上库的特点是便于日常管理,容易进行高温愈合,可较好地保证薯块质量。可利用旧房子进行保温处理,具体做法是在房子内部增加一层单砖墙,新墙与旧墙的间距保持10厘米,中间填充稻壳或泡沫板等阻热物,上部同样加保温层,与门相对处留有小窗便于通风,最好用排气扇进行强制通风。门处要增加缓冲间。地上要用木棒等材料架高15厘米避免甘薯直接接地。
20. 如何使用电热温床进行育苗?
在种薯量比较少或准备提前育苗的情况下,要求在比较冷的季节开始育苗。此时地温较低,不能用冷床育苗,需要通过加热提高苗床温度。传统加温方法有火道加热法,酿热物发热法等。现在推广的电热温床比较传统方法有操作简便,可迅速投入使用的优点。具体操作方法是先将苗床挖深15厘米,在两端以8-10厘米的间距排列插入小木桩以方便布线。在布线前用电表检验电热线,然后将线布入床中,一般每平方米需要100瓦电量。布线完毕盖上约1寸厚土避免电热线与种薯直接接触。排种完毕将电热线连接温度控制器。
21. 为什么称甘薯为保健食品?
甘薯富含可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粘多糖等对健康有益的物质,适量食用可为人体提供大量的热能及营养物质。其代谢方面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甘薯为碱性食品,可有效消除因大量食用肉制品而带来的营养平衡失调问题,食用甘薯后可促进胃肠蠕动,加快排泄,减少动物性食品在消化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起到防癌保健的作用。在日本、韩国等地甘薯的保健作用倍受重视,鲜甘薯的价格也比较高。
22. 紫心甘薯用什么特点?
在甘薯品种资源中有一些品种的薯块肉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紫红色,这是由于花青素的积累造成的,其成分与葡萄皮紫色素相似。目前对甘薯为何积累花青素及这种色素对人体的作用仍不清楚。紫肉甘薯大部分含有较高的淀粉率,熟食略有苦味,食味较差,不适合食用,同时大部分鲜产较低,难以取得较高种植效益。但紫肉甘薯可成为重要的天然色素生产原料,其资源的丰富程度要远远优于其它植物。目前日本已经开始加工利用紫肉甘薯,如做成调色用薯粉、薯酱、饮料等。推广的品种有九州109、山川紫、种子岛紫、Ayamurasaki等。
23、长距离运输薯苗需要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因科研需要常从外地引进薯苗。因薯苗大多具有6-8张展开叶片,剪苗后失水较快,造成薯苗过分萎焉,同时叶片挤在一起湿度太高,容易造成叶片发黄腐烂。为安全运输,可在剪苗后尽快祛除大部分叶片及叶柄。此项措施不仅可减少50%以上的重量,还减少了植株的表面积,增加植株间的透气性。注意存放在荫凉处,尽可能有新鲜空气进入,不要往薯苗上喷水或用湿布包裹,一般可存放7天时间。
24、切块直播甘薯有什么缺点?
甘薯切块种植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尽管也有诸多增产的报道,但在生产上仍不实用,目前很少采用,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马铃薯不同,甘薯薯块含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切开后容易腐烂,利用药剂处理也不理想。第二、甘薯从薯块入土到成苗需要较长时间,只可作为春薯栽种。由于薯块直接播入田间,不象在苗床可统一加温加速薯苗生长,入土太早容易冻烂,造成出苗不均。第三、切块直播会将种薯病害带到田间,具有积累病害的危险,现在提倡高剪苗以尽量避免薯苗携带病害。第四、在田间薯块的出苗时间有差异,素质也有很大差别,这种不均匀会严重影响产量。第五、直播的用种及用工量比较大,一般每亩需要100多斤,在薯苗20-30厘米时需要逐株清除母薯,比较费时。因此,切块直播不宜在生产上推广。
25、为什么超大甘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在大跃进及文革时代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很多地方投入巨大财力人力培养超大甘薯,出现了在100平方米土地上收获单株超300斤,单块超80斤的典型。这种变态追求脱离了生产实际,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众所周知,甘薯是无限生长作物,可多年连续生长。在一定时间内,单块甘薯的重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生产上种植模式及季节限制了甘薯的生长期,不允许长期在田间生长。同时甘薯生产田不可能具备能满足超大薯生长的环境条件。优良品种应在单位面积的土地上取得较高的薯块产量。现在宣传的超高产甘薯或双季薯大多出干率极低,不适合作饲料、淀粉加工等。
26、为什么脱毒薯能增产?
甘薯在开放种植时会感染病毒,病毒浓度逐年积累,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病毒病是甘薯退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内不含病毒,脱毒薯的诞生是从茎尖组织培养开始,经诱导成苗,病毒鉴定,隔离繁殖而繁殖出能够脱毒种薯。脱毒甘薯的生产力得到恢复,产量与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7、引种甘薯要注意哪些方面?
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甘薯正在向非传统种植区迅速推广。这些地区一般对甘薯的认识较少,盲目从外地引种会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成功引种一般要注意如下几个问题:1)、要尽量从科研机关引种,科研机关保存的材料比较多,能够组织多点示范实验,对各品种有比较系统的评价资料,可根据生产者的具体情况推荐品种。2)、不要从病区引种。目前北方甘薯主要病害是线虫病与根腐病,前者在很多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时绝产。线虫病可随薯块薯苗传播,土壤带病后难以根除,且病害会逐年积累,严重影响了甘薯生产。3)、不要引种水分含量大的品种。含水多的品种一般鲜产较高,具有较大的欺骗性,其实用价值不大。对于兼用型品种,干物率要高于25%,鲜食型品种的干物率可放宽。4)、要注意品种的适应性。甘薯品种对土质、栽培方式、气候等因素有特殊适应性,可在示范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种植,不要盲目引进。目前甘薯良种的鲜产水平为春薯5000-8000斤,夏薯3500-5000斤。广告中声称的亩产1-2万斤不切合生产实际.
28、为什么提倡高剪苗?
目前很多地区习惯上从苗床拔苗,这种方法有很多弊端。原因是在产区种薯常常携带黑斑病及根腐病菌及糠腐线虫,薯块萌芽后薯块中携带的病原物也缓慢向薯芽顶部移动,拔苗容易将薯肉及薯芽基部的病原物带入田间,造成病害加剧。多年来提倡的高剪苗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薯苗携带病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滞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带病的可能性比较小。剪苗时要保留一寸以上的基部,更不要连根拔起。
29、日本主流鲜食用甘薯品种有那些特点?
出于饮食保健方面的需要,鲜食甘薯在日本占据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日本主要种植的食用品种是红东、萨摩光、玉丰、南丰等。日本鲜食甘薯的特点是干物率高,一般达到35%左右,肉色淡黄,薯形呈细纺锤形,皮色紫红,甜度较低。我国甘薯很少有品种能达到上述标准。
30、什么是"水果型甘薯"?
最近一些媒体宣传所谓的水果型甘薯,其实质是干物率比较低,鲜食较脆,比较甜,根据不同人群的喜好可能有多种解释。在目前水果市场饱和的情况下不可能有水果型甘薯的市场。另外,薯形较好,体积适中的甘薯价格可能高于苹果等主流水果,没有必要将甘薯培养成低廉的水果。另外,考虑到甘薯的储存及运输成本较高,在实际操作上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