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和鲜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马铃薯是粮、菜、饲、加工兼用型作物,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已成为世界上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过去10年,在温家宝总理关于小土豆、大产业,管大用、能致富、靠科技等一系列指示的鼓舞下,中国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已成为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和贫困地区的致富作物。在全国人大重点议案的推动下和原种补贴的支持下,马铃薯脱毒三代繁育体系建设迅速发展,脱毒种薯利用率明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更为可喜的是,由中国科学家作为三个发起人之一,并主导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计划顺利完成,结果于7月14日作为Nature的封面文章发表,确立了在这方面的国际领先地位。
促进和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互利共赢合作机制的建立,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自1998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全国性年会及学术研讨会,每年围绕一个主题,每年在一个省区(市)举办,每年都有新特点,每年都有新血液,生机勃勃。2011年中国马铃薯大会(CPC2011)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务院扶贫办与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大会汇聚了国内外从事马铃薯生产推广、科研教学、市场和管理等方面代表,共商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大计。本届中国马铃薯大会所确定的主题是“马铃薯产业与科技扶贫”。
马铃薯在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区域广、种植面积大、产品种类多,据统计,在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中,有549个县种植马铃薯。粗略估计,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发生的年份,马铃薯可以成为粮食的替代品;有助于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通过发展加工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有助于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随着新品种、脱毒种薯和地膜覆盖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马铃薯的品质和生产能力还将继续优化与增加。
地处祖国西北内陆黄河中上游的宁夏,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是宁夏第一大农作物。宁夏耕地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土壤富含钾,非常适合马铃薯生长,宁南山区海拔高,气候冷凉,隔离条件好,是马铃薯种薯生产的优势区域,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宁夏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部门将发展马铃薯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强规划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形成了种薯生产、淀粉加工、鲜薯外销三业并举的发展格局,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同时也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