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增加 马铃薯种薯市场期待“发芽破茧”
在宁夏南部贫困山区固原市,马铃薯产业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图为宁夏西吉县的农民将马铃薯装袋准备运往外地销售。本报记者 刘泉龙 摄
在日前于宁夏召开的中国西部马铃薯节马铃薯产业高层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种薯研发及生产将提高马铃薯单产,使马铃薯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因此,马铃薯种薯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我国有关地区和部门应特别注重种薯科技成果的转化贡献率,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种薯生产亟待“破茧”
目前,我国在马铃薯生产中,种薯应用率不高、专用种薯研发落后成为制约马铃薯产量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中国农科院调查分析,我国主要种植马铃薯的西部地区,马铃薯种薯应用普及率不足50%,生产上应用的种薯多为三级以外的种薯,已基本失去种用价值,合格种薯供种率仅为种植面积的20%左右。生产上农民一般多采用相互引种、换种等措施维持低水平的生产,品种混杂、种薯退化成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内蒙古铃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每年种薯总需求量达145万吨左右。尽管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户有自留种的习惯,但购买种薯的种植者越来越多,因此种薯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目前种薯体系不健全,参加马铃薯种薯生产与经营的单位与个人良莠不齐,造成的后果是种薯总体质量较差,商品薯产量低。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马铃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粮食和救灾作物,马铃薯的育种目标放在高产和抗病上,对品质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专用加工品种种薯选育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几乎没有国内选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专用加工品种种薯。
现代马铃薯加工类型有:马铃薯淀粉加工、油炸薯片加工、全粉加工和速冻薯片加工等。不同种类的加工对马铃薯种薯的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薯块大小、外观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我国专用马铃薯品种种薯生产技术落后,远远满足不了加工对原料的需要。生产上容易受疫病、种薯质量、栽培条件、地下害虫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种植专用马铃薯时出现商品薯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现象,影响薯农的积极性,制约了加工能力的发挥。
种薯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贵州、黑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区。仅在宁夏,马铃薯种植已达到300万亩,马铃薯产业的综合产值超过了20亿元,仅此一项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根据我国生产现状,种薯投入和产出比为1比7,预计每年种薯需求量约700多万吨。一般薯种植每亩获利约800元至1000元左右,而种薯种植每亩获利约2000元左右。
我国西部地区马铃薯产区因海拔高、风速大、日照长、气候冷凉和传毒介体少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种薯具有表皮干爽、块茎整齐一致、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和病烂薯少等特点。近年来,西部地区种薯在全国一些省区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益,调种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宁夏农牧厅种植业处、青海农科院作物所的专家认为,利用西部地区种薯生产的自然优势,以科研院所为龙头,在全国创立优质名牌马铃薯种薯进入全国市场,对发展西部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马铃薯加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在各地投产,加工原料的需求均很大,这将进一步带动马铃薯加工专用品种种薯的需求。
综合分析国际市场的各个方面,在我国西部马铃薯主产省区,迅速建成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和微型种薯工厂化、规模化繁育中心,建成大型机械化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农场,形成脱毒种苗、种薯等高新技术产业链,以优质的种薯质量和名优品牌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对西部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繁育及流通体系需完善
内蒙古铃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文刚等业内人士及有关专家建议,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应突出品种、品牌、质量、价格。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目标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和繁育推广。优良品种是实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马铃薯生产品种更新换代滞后,品种与市场销售脱节,生产上多为中晚熟和晚熟品种,马铃薯食品加工特别是适合油炸片、薯条和全粉加工的品种,是当前急需的品种,市场潜力较大。
加强种薯质量管理,建立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种薯繁育体系是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全的种薯繁育体系和种薯质量管理制度,就没有大幅度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潜力,就不能保证马铃薯生产的持续发展。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如荷兰、德国、英国、加拿大等的做法,指定半官方的种薯检验中心定期进行田间取样,将检测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监控,对每一种薯建立质量指标档案。
另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渠道的产后加工和市场营销,在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种薯、商品薯流通营销体系和工厂化高效低成本生产体系,只有实现商品价值,体现经济效益,才能有效地保障马铃薯产业的稳定发展。
如果种薯繁育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能够得到尽快完善,到2010年,我国不但可以满足国内种薯需求,而且可以为东南亚地区提供高质量的种薯。
在日前于宁夏召开的中国西部马铃薯节马铃薯产业高层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种薯研发及生产将提高马铃薯单产,使马铃薯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因此,马铃薯种薯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我国有关地区和部门应特别注重种薯科技成果的转化贡献率,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种薯生产亟待“破茧”
目前,我国在马铃薯生产中,种薯应用率不高、专用种薯研发落后成为制约马铃薯产量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
据中国农科院调查分析,我国主要种植马铃薯的西部地区,马铃薯种薯应用普及率不足50%,生产上应用的种薯多为三级以外的种薯,已基本失去种用价值,合格种薯供种率仅为种植面积的20%左右。生产上农民一般多采用相互引种、换种等措施维持低水平的生产,品种混杂、种薯退化成为马铃薯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内蒙古铃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内蒙古自治区每年种薯总需求量达145万吨左右。尽管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户有自留种的习惯,但购买种薯的种植者越来越多,因此种薯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目前种薯体系不健全,参加马铃薯种薯生产与经营的单位与个人良莠不齐,造成的后果是种薯总体质量较差,商品薯产量低。
业内人士认为,长期以来,马铃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粮食和救灾作物,马铃薯的育种目标放在高产和抗病上,对品质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专用加工品种种薯选育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几乎没有国内选育的自主知识产权的马铃薯专用加工品种种薯。
现代马铃薯加工类型有:马铃薯淀粉加工、油炸薯片加工、全粉加工和速冻薯片加工等。不同种类的加工对马铃薯种薯的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薯块大小、外观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我国专用马铃薯品种种薯生产技术落后,远远满足不了加工对原料的需要。生产上容易受疫病、种薯质量、栽培条件、地下害虫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种植专用马铃薯时出现商品薯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现象,影响薯农的积极性,制约了加工能力的发挥。
种薯需求与日俱增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500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贵州、黑龙江、四川、陕西、山西、山东、河北、云南、浙江、湖北、湖南等省区。仅在宁夏,马铃薯种植已达到300万亩,马铃薯产业的综合产值超过了20亿元,仅此一项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400元以上。
根据我国生产现状,种薯投入和产出比为1比7,预计每年种薯需求量约700多万吨。一般薯种植每亩获利约800元至1000元左右,而种薯种植每亩获利约2000元左右。
我国西部地区马铃薯产区因海拔高、风速大、日照长、气候冷凉和传毒介体少等特点,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种薯具有表皮干爽、块茎整齐一致、干物质含量高、无污染和病烂薯少等特点。近年来,西部地区种薯在全国一些省区种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益,调种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宁夏农牧厅种植业处、青海农科院作物所的专家认为,利用西部地区种薯生产的自然优势,以科研院所为龙头,在全国创立优质名牌马铃薯种薯进入全国市场,对发展西部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的马铃薯加工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一批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已在各地投产,加工原料的需求均很大,这将进一步带动马铃薯加工专用品种种薯的需求。
综合分析国际市场的各个方面,在我国西部马铃薯主产省区,迅速建成技术先进、管理完善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和微型种薯工厂化、规模化繁育中心,建成大型机械化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农场,形成脱毒种苗、种薯等高新技术产业链,以优质的种薯质量和名优品牌占领国际和国内市场,对西部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繁育及流通体系需完善
内蒙古铃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文刚等业内人士及有关专家建议,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战略和目标应突出品种、品牌、质量、价格。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多目标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和繁育推广。优良品种是实现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国马铃薯生产品种更新换代滞后,品种与市场销售脱节,生产上多为中晚熟和晚熟品种,马铃薯食品加工特别是适合油炸片、薯条和全粉加工的品种,是当前急需的品种,市场潜力较大。
加强种薯质量管理,建立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种薯繁育体系是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健全的种薯繁育体系和种薯质量管理制度,就没有大幅度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潜力,就不能保证马铃薯生产的持续发展。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如荷兰、德国、英国、加拿大等的做法,指定半官方的种薯检验中心定期进行田间取样,将检测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监控,对每一种薯建立质量指标档案。
另外,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渠道的产后加工和市场营销,在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种薯、商品薯流通营销体系和工厂化高效低成本生产体系,只有实现商品价值,体现经济效益,才能有效地保障马铃薯产业的稳定发展。
如果种薯繁育体系和市场流通体系能够得到尽快完善,到2010年,我国不但可以满足国内种薯需求,而且可以为东南亚地区提供高质量的种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