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逐年加重的原因及对策
1 概述
我省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的种植,省委省政府已把马铃薯确定为重点支持的五大产业之一,2007年种植面积迅速达到63.2万hm2,产量1000万吨以上,是我国最大的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然而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加之本省特殊的气候条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2007年发病面积达到731万亩,估计造成经济损失约11.7亿元左右,晚疫病已成为限制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最严重的病害。
2 晚疫病逐年加重原因分析
2.1 病原菌广泛存在。我省是一作区,理论上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来源有带病种薯、卵孢子和其它寄主。卵孢子在甘肃存在与否尚未可知。其它寄主(如茄子、西红柿等)能否与马铃薯交互感染也未明确。因此,带病种薯是甘肃晚疫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初侵染源。我省是还是秋季收获种薯,经过漫长的冬季贮藏,春季播种,一些品种种薯发病率很高,一般是20%,最高达70%。尤其在不少地方农户每年自繁自贮种薯,有成千上万的种薯窖分布在广大农村。每年春季种薯出窖时,病薯被随意弃扔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些病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形成自生苗,容易成为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中心病株,生产上缺乏控制初始菌源的有效措施。
2.2 品种抗病性低
目前在我省推广的几十个品种中,只有庄薯3号等极少数品种对晚疫病表现出较高的抗性外,其它主栽品种抗性都不很突出。尤其是种植面积大的渭薯系列品种,引进的大西洋、黑美人等早熟品种均系高度感病品种,去年东乡县约有13.4万亩渭薯系列马铃薯晚疫病严重发生,病株率100%,病叶率80%,平均严重度7-9级,植株提前于8月上旬枯死,田间死株率达到20%,部分严重地块死株率甚至达到90%,亩减产60%。不但地上部茎叶感病,而且地下部块茎也严重感病,成为晚疫病常年发生的一大隐患。此外,田间调查表明,前几年还表现为抗病的品种,去年已表现为感病或高感,由此可以推断,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已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品种抗病性差是晚疫病晚疫病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3 种植方式不合理。甘肃是全国最重要的种薯基地,马铃薯生产上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很多地方是种薯与商品薯、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交错种植,缺少有效的隔离区。这样的种植方式,一旦早熟品种或生产商品薯的品种发病,它就会殃及到种薯生产,造成种薯带菌率上升,影响种薯的质量。还有不少农民至今仍在沿用平地穴播的传统栽培方式,亩种植株数在5500,田间植株密度较大,加之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化植株,甚至更高,薯块膨大期植株高大,匍匐在地,形成湿度很大的田间小气候,这一情况有利于病情发展,而不利于喷施农药进行防控。
2.4 缺乏高效药剂品种。田间试验表明,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品种质量良莠不齐,防治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不少品种如果完全按照标签上的剂量使用,往往防病效果很差。如果将剂量半量增加甚至加倍,才会有一定的或者较好的防效。我省晚疫病发生的时期也正是降雨量最集中的季节,如果第一次喷药防病效果不佳,再次喷药弥补效果会大打折扣,造成病害的迅速流行。
2.5 预防统防联防意识不强。现阶段药剂防治仍是控制晚疫病流行危害最有效的措施,然而,多数地方一是施药时间偏晚,施药方法不当。市场上供应的防治晚疫病的药剂品种有保护剂,也有治疗剂,要充分发挥药剂的保护作用,必须在病害发生前施药,最迟也应在中心病株一出现就立即施药。但实际上多数农户往往是病害已经开始流行后才喷药,并且也不管是保护剂还是治疗剂,只要是防晚疫病的药剂就用,耽误了使用保护剂的最佳时机,控制效果大大降低。二是一家一户防治,统防统治意识淡薄。马铃薯晚疫病由于其流行性的特点,需要大面积连片统防统治,而实际生产中则是一个生产基地,多家农户田埂相连,这个地块喷药时,那个地块由于各种原因或者尚未喷药,或者已喷完多日。缺乏连片统防统治意识。容易出现此地块晚疫病已得到控制,而彼地块又重新发生,最终造成晚疫病的流行蔓延。
3 控制对策
3.1 消灭初侵染源,推广种薯包衣技术。消灭初侵染源最主要的是干净彻底清除病薯,带病种薯是我省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因此在种薯出窖时,一定要精选种薯,剔除带病种薯,并采用深埋的方法将其彻底销毁,绝不能随意抛弃。同时提倡推广马铃薯种薯包衣技术。尤其是A2交配型在我国的出现(可与A1交配型经有性杂交形成卵孢子,能在零下30℃的土壤中安全越冬),加之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薯质量不很过关,推广包衣技术很有必要。据甘肃万向德农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研究,种薯包衣可更有效地控制马铃薯环腐病、早疫病、晚疫病以及地下害虫等,提高出苗率,还具有抗旱的作用。去年我们在天水查到地上部分看似正常而块茎已发生腐烂的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3.2 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力度。一是加强晚疫预警技术研究,应用3S技术,开发智能化的预测预报技术系统,大幅度提高长、中、短期预报的准确性;二是通过高产、高效控病的栽培模式、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农药的无害化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提高技术的集成程度及创新水平,研究组建马铃薯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3.3 建立快速反应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大力推行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防治实践已经证明,对晚疫病等流行性病害,应建立快速反应的专业化防治队伍,在同一生态区域实行同时喷药,开展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而且统防统治面积越大,防控效果越好。
3.4 在药效试验基础上,根据杀菌剂的作用机理,确定合理的施药方式和顺序。一是要通过药剂的防效及持效性试验,确定最佳使用浓度及喷药间隔期。二是杀菌剂根据作用机理分为保护剂和治疗剂两种(有少数治疗剂兼有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保护剂可直接杀死或抑制病原菌侵入,不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但是,如果病菌已经侵入,再喷保护剂其效果会显著降低。治疗剂具有内吸作用,经植株吸收后可遍布全身,植株的每一个部位都会对病菌有杀灭作用,但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控上笔者认为:先应用含有治疗剂的专用包衣剂对种薯进行包衣,再根据预测预报于晚疫病中心病株出现前夕喷施保护剂,在病害流行初期喷施治疗剂或兼有保护和治疗两种作用治疗剂。保护剂7d喷施一次,治疗剂10d喷施一次。抗性强的品种(如庄薯3号)既是在重发区只需喷药一次可解决问题,一般品种需喷药3次,高度感病品种尤其是块茎感病品种需喷药4-5次。
3.5 提高脱毒种薯质量,加强生产监管及推广力度。目前马铃薯制种区都很重视脱毒种薯的繁育和生产,但其质量不够过关,要在注重数量的同时,强化规范化生产,把好质量关。应在专门机构或有关部门组成专家小组进行监测确认后,方可作为原原种或原种进行扩繁,并在政府的支持下加大推广力度。
3.6 优化种植规划,推行健身栽培。一是早熟品种应与早熟品种连片种植,晚熟品种应与晚熟品种连片种植,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要有一定的隔离区,以便统一管理,统一喷药,统一收获,避免相互感染。二是种薯与商品薯要隔离种植,分别制定健身栽培及病害防控方案,最大限度地控制病害或减轻病害的发生。三是要合理种植密度,甘肃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各市应通过研究,因地制宜地确定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3500-4500株/亩为宜。
3.7 加强马铃薯晚疫病基础研究和抗病品种选育。基础研究重点是病害成灾规律,品种抗病机理、生理小种监测等,并通过研究尽快确定我省有无A2交配型等。抗病品种选育方面应从抗原筛选、鉴定入手,充分利用现有抗原材料,加强国内外科研合作,开展技术创新。尤其要重视选育高抗晚疫病的早熟品种,最起码达到块茎抗晚疫病的要求,以减少初侵染,降低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