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济政策推进减排
2007年,我国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原因何在?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企业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和放慢“两高”产品生产的动力还不足,企业节能减排的自觉性还没有全部激发出来。
在现阶段,制约我国企业污染减排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3方面:
一是成本问题。在“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情况下,企业上治污设施需要大量投入,日常运行维护也需要大笔资金,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一些企业对于治污设施能不上就不上;即使上了设施,也经常停运以节约成本。
二是动力问题。目前,“两高一资”产业仍有较大利润空间,而环保生态型产业虽然长期利好,但眼下经济效益一般,有的甚至赔钱,对企业没有吸引力。
三是能力问题。有些企业虽然也想主动减排,采用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但苦于没有能力引进新技术设备,而淘汰原有的落后技术设备又面临倒闭,只能在“生存还是毁灭”的两难境地挣扎。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年。推动企业污染减排,仅靠行政强制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出台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调动企业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显体现了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报告提出,继续调整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大幅度增加节能减排等方面支出;控制中长期贷款增长,特别是对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创新和改进银行信贷服务,完善担保、贴息等制度,加大对节能减排的贷款支持;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等等。
实施这些政策对推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制定具体的措施,建立完善相应制度;同时要清理不利于污染减排的政策,形成完善的环境政策体系,使企业能够从减排中得利,获得更多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