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 星期一 19:43:55

什么是“伏马毒素”?对玉米价格有何影响?

本周伊始,业内盛传国内某大型企业在江苏南部要求新增检测玉米“伏马毒素”的要求:11月10日起,苏南区域所有到场玉米/优质玉米车辆检测增加伏马毒素检测指标,伏马毒素超过8000拒收,今年新季玉米受到降雨影响,伏马毒素超标。

此外,河南孟州地区酒精企业也开始重视“伏马毒素”,因其可能影响后续DDGS产品中的毒素水平。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毒素呢?

何为伏马毒素?由镰刀菌素的几种真菌引起,伏马菌素属包括B1、B2和B3。伏马菌素B1占比最 大,为总伏马菌素的70-80%。伏马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ZEA)、呕吐毒素(DON)一样,主要来自于田间霉菌(镰刀菌)。我们知道,玉米中的毒素主要来自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前面提到的三种毒素均为田间毒素,在玉米收获前已经存在,黄曲霉毒素属于仓储毒素。若玉米灌浆期干旱后突遇降雨,更利于毒素生长。不过,当储存温度偏高达到25~30℃且湿度>75%更容易让毒素感染。以下是玉米主要毒素的分类和形成条件。

image.png

伏马毒素在饲料配方中的限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3078-2017 饲料卫生标准,猪、兔、马配合饲料伏马毒素含量要求在5000ppb以内;2001年美国FDA就以玉 米为原料的食品和饲料中伏马菌素含量水平提供了指导,以减少人和动物的接触,参见下图。不过,美国出口玉米中的伏马毒素(FB1+FB2)的监管主要依据FDA建议阈值(Advisory Level),而非强制法律限量。

image.png

伏马毒素对生猪的影响。资料显示,长期摄入含有伏马毒素的饲料可能导致猪群出现免疫抑制、生长受阻,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例如,急性肺水肿。

解决方法:伏马毒素在150℃处理10分钟仅能部分降解,常规加工难以完全去除。建议定期检测饲料中伏马毒素B1+B2含量(建议阈值<5mg/kg,即5000ppb以内),使用水合硅铝酸钠钙等吸附剂,同时优化玉米储存条件防止霉变。

我们认为,江苏出现玉米伏马毒素超标是今年关内玉米生长期极端天气导致玉米品质下降的又一个佐证,也是今年华北玉米无法填补新陈交替期间供应缺口,导致9月中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出现翘尾、阶段性走强以及支撑当前东北玉米价格走强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