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马铃薯产业建成经济发展重要产业链
位于甘肃省中部的定西市人均耕地只有3亩多,然而定西市却以较少的耕地打造了全国著名的马铃薯之乡。2010年,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32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2%,总产达到418万吨。该市千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33家,年加工马铃薯能力235万吨,占马铃薯总产量的56%。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国家级2家。注册马铃薯品牌商标37个,5个县(区)马铃薯获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定西市自从把马铃薯产业作为第一大主导产业起,仅十几年时间,就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营销、贮藏体系、良种繁育等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样板。
2010年12月5日,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组成了14人考察组,专程赴甘肃省定西市学习考察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过考察,他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增加了发展的动力,努力寻找差距和不足。
为把定西市的经验学到手,考察结束后,齐齐哈尔市先后深入马铃薯产区调查研究。对照定西找差距,促进发展定措施,在对齐市马铃薯产业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规划上水平、培育品牌促营销、精深加工增效益、壮大基地提产能、强化科研出成果、政策扶持促发展、加强领导做保障的初步设想,并深入研究,制定马铃薯产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
马铃薯产业状况
齐齐哈尔市是马铃薯主产区。种植马铃薯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还能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搞活农村经济。因此马铃薯产业在该市农业生产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几年来,齐市一直把马铃薯产业当作一条重要的产业链来抓,马铃薯产业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为116万亩,总产达到196万吨,同比增长9%和36%。全市现有大、中、小型马铃薯加工企业总数2500余家,其中:中小企业38家,粗淀粉加工企业150家,民营小粉坊2300多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是加工企业的主力军,在依安、克山、讷河形成规模,鲜薯年加工能力137万吨,马铃薯淀粉及制品加工能力24万吨。2009年实际加工马铃薯82万吨,占当年总产量145万吨的56%,生产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1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上缴税金4027万元。马铃薯淀粉及制品有精制淀粉、有机淀粉、变性淀粉,水晶粉丝、粉皮等8个品种,“港进牌”粉丝、粉皮,“沃华牌”精淀粉畅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港进牌”粉丝、粉皮还成功打入美国、日本、加拿大市场。马铃薯品种以“克字号”为主,优良品种22个。现有简易库(窖)14.5万个,贮藏量为20万吨,其中标准贮藏库7个。马铃薯生产专业机械2500台套,机械化作业能力15万亩。齐齐哈尔市马铃薯生产条件、地理条件和机械化条件都明显优于甘肃定西地区,但是就产业的发展水平比,齐齐哈尔市马铃薯产业存在明显差距。比较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缺乏竞争力。一是没有专门的马铃薯交易中心,缺乏统一管理的营销组织。马铃薯销售没有形成完整的营销网络,各自为战,没有价格形成和调控能力。二是知名品牌数量少,品牌知名度低,没有品牌优势。只有克山、讷河两县(市)马铃薯获得原产地地理标志注册,马铃薯淀粉加工产品中只有一个“港进牌”粉丝是著名商标。大量的马铃薯产品不能做到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价格。马铃薯外销没有进行分级精细包装,产品只能在低端市场销售。三是缺少贮藏设施,不能做到旺吞淡吐和错峰销售。齐市马铃薯贮藏能力只有20万吨,占总产量10%,与定西市73%相比,差距巨大。且窖储的绝大部分是农民自留薯种和自食菜用薯,几乎不供应市场,对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平衡市场根本不起作用,无法解决马铃薯销售期短、集中上市、无序竞争、压等压价等难题。缺少贮藏设施,造成加工企业原料供应断链,成为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四是铁路运力没有保障,马铃薯外销受到严重影响。没有像定西市那样,打破铁路运输瓶颈,建立路地联运良好机制。而齐市是铁路末梢,上行运力计划少,加之山海关铁路瓶颈,从而严重影响马铃薯旺季销售。五是农民、基地、合作社、企业没有很好对接。目前齐市马铃薯生产与加工、销售没有形成共同的利益联合体,价格保护机制和订单生产难以实施。价高时,加工企业收不到马铃薯,出现买料难;价低时,农民排队销售,又出现卖薯难。
第二,组织化程度低,基地规模小。齐市有各类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74个,经营面积45万亩,占马铃薯面积的23%,都以种植为主,其它如营销、运输、贮藏等服务型组织只有10个。大量的产品在品种和生产技术上很难统一,因而产品质量也不统一,产品在价格上失去优势。
第三,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在加工方面,加工企业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80%的加工企业为个体作坊式小企业,加工工艺停留在粉丝、粉皮、淀粉等初级产品上,加工变性淀粉等高端产品的企业较少、产业链较短、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慢,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力度萎缩。齐市辖区内有全国著名的克山马铃薯研究所,该所培育的马铃薯品种也多用于生产,但由于脱毒种薯价格较高,种植马铃薯又存在风险,因此农民不愿意购买脱毒种薯作良种,脱毒种薯的推广呈现萎缩态势。很多农户相互串换,自行留种,种薯使用了4代到6代,造成品种退化、病害加重、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与定西使用一级原种比,齐市落后了很多。
去定西市考察结束后,齐齐哈尔市派人先后深入马铃薯产区调查研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规划上水平、培育品牌促营销、精深加工增效益、壮大基地提产能、强化科研出成果、政策扶持促发展、加强领导做保障的初步设想,并正在深入研究制定马铃薯产业2011~2015年发展规划。
马铃薯产业发展目标
2011年,齐市马铃薯面积要达到150万亩,总产达到255万吨,同比增长29.3%、30.1%。马铃薯加工总量达到90万吨,马铃薯淀粉及制品量达到17万吨。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达到90个。马铃薯贮藏库(窖)40万个,库容达到80万吨。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达到24个,年交易量达到150万吨。农业机械化应用面积达80%以上。脱毒种薯应用面积达到50%,良种使用率达到85%。
到2015年,齐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要达到300万亩,总产达到600万吨。马铃薯加工总量达到200万吨,马铃薯淀粉及制品量达到36万吨。市级以上加工企业10家(其中省级3家,国家级2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年生产马铃薯淀粉及其制品能力35万吨。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个,马铃薯贮藏库(窖)50万个,库容达到200万吨。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达到34个,年交易量达到200万吨。申请建设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3个,培育品牌18个,农业机械化应用面积达95%以上,脱毒种薯应用面积达到65%,良种使用率达到90%。
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上水平。要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必须发挥当地龙头、基地、科研和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态势。要建成“一条产业带”、“五大生产基地”、“三大研发中心”、“三大中心批发市场”。“一条产业带”就是在齐市北部构筑一条马铃薯产业带。具体包括以克山沃华马铃薯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薯业公司为龙头,以生产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渣饲料、汁水蛋白为主的企业集群;以依安奈伦淀粉工业有限公司、金龙淀粉总厂、诚信淀粉有限公司为龙头,以生产单体淀粉为主的企业集群;以讷河港进集团、碧雪淀粉公司、家良食品公司为龙头,以生产水晶粉丝、粉条、精制粉皮、中药保健粉丝、有机淀粉、变性淀粉为主的加工企业集群;以甘南生产薯条、薯片为主的加工企业集群。从克山向西到甘南,早日建成我省最大的马铃薯加工产业带,形成马铃薯产业的地域优势。到2015年,在这条产业带上,将再引进1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马铃薯加工企业,使总加工能力突破200万吨。产业带除带动本地马铃薯产业外,还可辐射克东、拜泉、富裕、龙江等四县。“五大生产基地”包括依安、克山、讷河的三大高淀粉专用薯和商品薯基地,拜泉食用商品薯基地,甘南的薯条、薯片专用薯基地。通过基地建设,变百姓零星分散种植为区域规模标准种植,形成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价格和统一签单的基地优势。到2015年,“五大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20万亩,占全市马铃薯总面积的73%。“三大研发中心”是依托克山马铃薯研究所形成新品种培育选育中心,依托依安奈伦公司组建变性淀粉研发中心,依托讷河港进集团组建精制粉丝、无明矾粉丝、中药保健类精制粉丝、粉皮的研发中心。“三大中心批发市场”是在依安、克山、讷河分别建设中心批发市场,市场年交易总量达到150万吨。以三大中心批发市场为核心,组建马铃薯营销协会,研究制定价格调控和价格形成机制,确保市场稳定。
(二)培育品牌促营销。依托齐市区域优势,突出地理标志和绿色品牌,构建营销体系,实施稳定占领低端市场、巩固提高高端市场,研究开拓超级市场(超市),逐步挺进国际市场战略,扩大市场占有率。一是构建营销网络,确保销售通畅。在市场建设方面,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建设,以独资、股份制等多种投资形式组建或扩建批发市场。在马铃薯产区,每个县(市)应建设1个大型批发市场。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10个,并派驻市场信息调查员,准确掌握信息。建立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销为主体,直销窗口为终端的营销网络。引导中心批发市场、营销、贮藏大户联合组建马铃薯营销协会,研究制定价格形成、商品投放机制,合理安排生产订单,搞好信息服务,稳定市场供应,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二是培育知名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以港进、沃华、奈伦、雪花等品牌和马铃薯地理标志为主,借助绿博会、哈洽会等大型展会和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向驰名商标和品牌发展,提高品牌影响力。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培育力度,使马铃薯制品品牌总数量达18个,解决品牌杂、知名度低、没有优势等问题。加大马铃薯产品及加工制品绿色食品标志的认证进程,认证产品增加7个,达到14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加2个,达到4个。三是增加贮藏设施,提高调控能力。借鉴定西市成功经验,按照“深挖窖、广积薯、均上市、稳价格、保加工、增收入”思路,加大贮藏库(窖)建设投入。在贮藏库(窖)的建设上,加大力度引导和鼓励企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和农民,建设标准的马铃薯贮藏设施,库容量应达到当地产量33%以上,总库容达到200万吨以上。四是搞好信息服务,稳定市场秩序。定期组织会员分析市场行情,并向会员或农户发布信息,以指导生产或销售。建立或利用政府各种网站,及时发布价格信息和市场行情分析。同时建立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快捷交易途径,加快交易速度。五是成立联运机构,突破运输瓶颈。建立市级马铃薯销售协调领导机构,组建铁路运输“路地联运办公室”,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支持,切实解决铁路运输瓶颈问题。
(三)精深加工增效益。以项目引进、企业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为突破口,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一是扶强扶壮龙头企业。对克山的“沃华”、依安的“奈伦”、讷河的“港进”等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推动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保证产品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在做好精淀粉、全粉、精制粉丝、粉皮的基础上,重点在变性淀粉、有机淀粉、中药保健粉丝、无明矾粉丝上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效益。到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4.6亿元,利润达到1.4亿元,税金达到1.0亿元。同时引导企业申报市、省和国家级龙头企业,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家,总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比2010年增加63万吨。二是引进新项目新企业。通过引进具有精深加工能力的新项目或大型企业,增加产品品种,延长产业链。到2015年,引进薯条、薯片、变性淀粉加工等企业(或项目)10个,扩大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种类。三是引导企业、科研搞联合。积极引导科研部门利用企业车间做研发基地,企业利用科研部门成果来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组成企业与科技部门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贡献。
(四)壮大基地提产能。按“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通过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市场拉动、科技驱动,形成规模种植、订单生产格局,保证加工企业和市场供应。一是扩大基地规模。到2015年,克山、依安、讷河三个高淀粉专用薯和商品薯基地达到200万亩,产量40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5倍和2.5倍;拜泉食用商品薯生产基地达到50万亩,产量10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1.17倍和1.5倍;甘南薯条、薯片专用加工薯基地达到20万亩,产量40万吨,分别比2010年增长9倍和9.3倍。二是提高组织化程度。通过组建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使基地达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2015年全市马铃薯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个,增加62%;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达240万亩,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80%。通过专业合作社,提高种植标准,单产提高20%。并通过合作组织实现农户与企业对接,按照“企业+合作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订单生产,保证基地规模稳步增长,订单生产面积达到30%以上。
(五)强化科研出成果。充分利用克山马铃薯研究所、省农科院嫩江分院、东北农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科研院所优势,培植齐市马铃薯产业“三大研发中心”研发能力,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一是做好马铃薯淀粉及制品的研发。在变性淀粉、有机淀粉、中药保健类淀粉制品的研发上有突破,力争开发5种国家专利产品,制定5项国家备案生产标准。二是加大脱毒种薯的推广。改变农民自行留种,造成品种退化,早、晚疫病多发的不良局面。制定脱毒种薯推广的引导性政策,确保脱毒种薯广泛使用。到2015年,脱毒种薯使用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65%。三是加快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进。按市场需求推进良种培育进程,做到研究一批,推广一批,储备一批,保证品种及时更新换代。在马铃薯种植上,针对加工企业的用途选择专用品种。良种化种植面积达到270万亩,良种化率达90%。四是加大种薯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进脱毒种薯繁育企业,并大力扶持现有的3家脱毒种薯繁育企业,建成以依安、克山、讷河、甘南为中心的繁育基地,面积达到30万亩,年生产原种5000万粒以上,原种60万吨,保证齐市脱毒种薯基本需求。
(六)政策扶持促发展。目前齐市马铃薯产业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给予政策扶持。现阶段在三个方面制定扶持政策。一是对良种应用给予扶持。应用良种可以改善马铃薯的品质,提高其单产。定西市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的应用上政府每斤补贴0.6元,因此脱毒种薯和良种得到广泛应用,脱毒种薯应用率达71%,良种化程度达到95%以上。借鉴定西市的经验,齐市也应出台良种补贴政策。二是对贮藏设施建设给予扶持。在贮藏库(窖)的建设上做到资金支持、项目倾斜和政策放宽,形成多元化投资,全社会参与的建设局面。三是对专业批发市场建设给予扶持。批发市场连接着基地、农户和企业,对马铃薯产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对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应在用地、信贷和项目支持上给予扶持,发挥市场应有的功能,促进市场的流通。
(七)加强领导做保障。发展马铃薯产业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标,必须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做保障。各级领导在工作安排上要纳入重要日程,在思想观念上要保持思路一致,做到换人不换思路,持之以恒不断档;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促发展。要在政策扶持、项目引进、产业升级、市场营销、扩大贮藏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把齐市马铃薯产业打造成全省一流,国内知名的重要产业。
与此同时,将加大向上争取的力度,力争获得省委、省政府对马铃薯产业项目的扶持,尤其在铁路瓶颈突破、以及战略投资者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早日把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