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房价暴涨背后的隐情
如果说房价是受到廉价货币的驱动,相信很多人都感到怀疑。原因在于,炒房和炒地资本的真实使用代价并不低,很多资金甚至拿高利贷来做投机。但是,如果对于美国来说,这种事情或许是正确的镜像。因为美联储在低利率下大肆印钱的行为,扭曲玉米或者其他商品的价格,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这也给我们带来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廉价境外资本,正在虎视眈眈的瞄准中国楼市,他们发挥“人人都爱人民币资产”的精神,热火朝天的抄底中国房企和房市。
金融时报发布文章称,廉价资金扭曲了玉米价格。过去一年,玉米价格上涨了110%,与此同时美国的玉米储量减少了15%。这种需求对价格缺乏弹性的现象,在大多数大宗商品的交易中都能看到。价格的急剧上涨提高了生产商和贸易商的利润,但没有抑制消费需求。
事实上,在中国,我们也看到了大量资本追逐房产和地产的疯狂。在这种背景下,采取快进快出战略和快进慢出战略的投资战略,似乎没有特别的优劣,只是后者似乎稍微占据上风一些。举例来说,两家临近的楼盘,一家早开盘,当然早回笼了资金,但是,另一家却在一年后,几乎将价格提升了一倍,楼盘照样很快售罄。支撑这一举动的,并非是廉价的资本,而是日趋昂贵的资本,但差价似乎能够很快弥补这些损失。
就美国玉米价格来说,由于廉价资金的存在,许多买家能够大举借贷、抬高价格——而消费量并没有因此减少。即便供应充足,买家也仍能借助廉价资金来增加库存,从而保持价格的坚挺。这种扭曲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现在价格比生产成本高出如此之多,以至于生产商完全不知道应该进行多少投资。一旦金融业收紧银根,即便需求依然强劲,那些在当前价格水平下能够实现盈利的耕地或矿山也很容易转盈为亏。
但问题是,撬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美元印刷量大幅度增多,才是问题的关键。可以这样夸张的遐想,当所有的工业都停滞了,唯有纸币印钞机在运转,这是一个多么疯狂的镜像。但真实与此并没相差太多,当全球价值评判的标准或者经济复苏的驱动力,押在很难靠谱的私人印刷所美联储身上,似乎这更令人揪心。
无论如何,靠印钞机撑起的资产价格,或许在高速运转的金融机器中,被甩出去。日本房地产市场经历此大难,同样美国房地产也经历这种梦魇,去年爱尔兰也沦为鬼城之国。巨量资金从实业中游离出来,从印钞机上翻滚出来,造成价格系统的失控和失范。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按着金融时报来说,“更糟的是,极高的价格可能会促使赚得盆满钵满的政府做出或许不可能兑现的承诺”:据国际金融协会称,油价必须在2015年之前一直保持在每桶110美元的价位,沙特政府才能维持预算平衡。实际上,疯狂的并非是沙特,疯狂的可能是背后的钞票。
如果说玉米因为发现了新的功用而涨价,比如说变成油,不如说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狭隘的利益,在不停地驱动物价,当然包括房价。
就我国房地产市场来说,资金来源似乎来自于一下几个途径,一是来自于活不去下的实体企业,或者不甘于获得低利润的资本,二是来自于信贷资本,一些名义上发展实业有身份有地位的企业,将之转移为驱动房市的资本。三是来自于看好中国资产的海外资本,四是在其他市场难以存活下去的投机资本。
巨额存贷差是驱使大量资本有冲动冒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巨额利差能够弥补万一马失前蹄后的损失,而且真正的风险实现实质上是很少见的。转嫁风险是其中的密码,大量的中产阶层都被高房价套牢之后,风险也就绑定了中产阶层。当然,这里也与中国房地产市场本身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有关,也与投资渠道狭隘而货币贬值有关。如果大量廉价的资金成为炒作物价的直接实施者,那么,在房地产内部中,商住倒挂的税收政策,将住宅市场变成了资本存钱仓库,这就是我们常常呼吁,减轻商业地产的税费,使得住宅市场在资本之湖中浸泡时间太久能够稍微的风险释放。
我们在论证需求庞大的同时,也要警惕,鲜红的不一定红花,也可能是将要溃烂的红疮。
玉米炒作和房地产炒作并不一样,但其背后的资本暗能量并没有什么太多的区别,在廉价资金或者昂贵资本的驱动下,最终还得要以价格尺度的纠错来释放市场崩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