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引进木薯新品种促进能源植物发展
从南美洲、非洲、东南亚引进的50多个木薯新品种,经我国科学家培育筛选,有不少新品种在上海已经获得成功,这将有利于我国扩大木薯种植面积,提高生物质能源作物的产量。
记者6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
态研究所人工气候室看到,从南美洲阿根廷引进培育的木薯新品种,生长5个月的植株并不特别,长在一般的泥土上,块根一尺左右。据介绍,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不需要种子繁殖,农民把长在泥土下的木薯收获后,只要把块根保存在田间地头,过一两个月就像插杨树一样,将块根插在土里,很快就可以重新长出木薯。
木薯是全球热带地区重要的薯类作物,产量很高,适宜在我国南方地区生长。同时木薯也是潜力巨大的能源植物,是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的重要资源。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充分利用荒草地、盐碱地等,以提高单产和淀粉含量、降低原料成本为目标,培育木薯、甘薯、甜高粱等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
主持这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张鹏告诉记者,如何促使木薯、甘薯等能源专用作物新品种在瘠薄土地、边际土地生长,提高抗逆境、抗干旱和抗低温能力,并且优质高产,不与粮食争地,这是实验室研究的一个重点。
张鹏说,引进的木薯新品种好处在于淀粉含量高,抗逆境能力强,产量高。如果适宜生长在南方的木薯能够向北推移,特别是能够在荒漠土地上大量繁殖,就可以满足我国利用木薯作为能源作物进行加工的需求。
张鹏说,目前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王文泉研究员合作已经在海南海口完成十几亩试验田种植,这些品种经过一代至两代繁殖后就可以交给农民在大田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