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的栽培技术
整地
木薯是深耕性块根作物,深厚疏松的土壤才能使根系发达,吸收更多的养份和增加抗旱能力,也有利块根的发育和膨大,因此整地时要求深耕,把土细碎。
选种和砍种
应选择充分成熟、粗壮密实,新鲜、芽点完整、不干枯,无病虫害的主茎作种苗。以主茎的中、下节段作种苗为好,上部次之,分枝苗较差。种茎的长度以12一15厘米,具有4-5个芽点为宜。太长的种茎以后出苗太多,影响工作。
种植时期
根据木薯发芽的温度要求,气温稳定在16℃以上,同时土壤又具有一定湿度时,便可开始种植。我国的木薯适植期一般为2~4月份。南方早一些,北边则迟一些。过早种植,气温尚低,出苗缓慢。过迟种植,生长周期短,影响产量和质量。
种植方法
平放、斜插、直插。
三种种植方法比较
平放:省工快速,结薯浅生,水平分布,容易收获,但发芽率慢,容易缺株,而且抗风性较差,容易倒伏。此法适合表土浅瘦,底土粘实的土壤采用。
斜插:出苗较快,出苗率高,结薯朝一方向伸展,收获更方便,但抗风性较差,容易倒伏。一般湿度大的地方可采用此法,起畦种植也多采用此法。
直插:出苗早而整齐,结薯多方位,入土较深,抗风性能强,但薯块小且不均匀,收获困难。只适合土层深厚的砂土壤采用,一般土层不深的土地不宜采用。
地膜覆盖种植
保温保湿、抑制杂草、出苗快、产量高,一般可增产20-30%,但不宜连续多年在同一块地使用地膜。
种植密度
木薯的种植密度视土壤肥力而定。一般种植密度为800-900株/亩,株行距1×0.8米或0.8×0.8米。土壤肥沃或分枝性强的品种,植距可宽些,土壤较差或株型直立品种,可适当密植。
木薯的补苗和苗间
(1)补苗 种植木薯时应预先留足一定数量的种茎斜插田间或地头用于补苗,补苗通常在植后20天开始,10天内完成,最好是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
(2)间苗 木薯植后通常有2~4个或更多的幼芽出土.如任其生长,会造成荫蔽和消耗养分从而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应进行间苗。间苗一般在齐苗后,苗高15 ~ 20厘米时进行,每株留1 ~ 2苗为宜。
中耕除草
木薯株行距宽,前期生长慢,苗期长、易生杂草,如不及时中耕除草,木薯生长会受到严重押制。一般植后30 - 40天,苗高15 - 20厘米时,就可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植后60一70天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如当年雨水过多过密,杂草生长快,除草次数还应增多。木薯的生长前期(植后三个月)管理很重要,中耕除草是保证木薯产量的关键,原则是不能让杂草盖过木薯。可以采用除草剂,根据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决定苗前或苗后除草。苗后除草时要罩住喷头,以防药水喷到木薯造成伤害。
施肥的时期和方法
木薯施肥的原则是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基肥多用有机肥和磷肥,追肥多用化肥,一般追肥1-2次,肥料一般于植后30 - 40天一次施下,其后视长势情况决定是否施第二次肥。
在各类养份中,木薯对氮和全钾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磷、钙和镁。针对我国大部分木薯产区的土壤调查,一般推荐按N:P2O5:K2O=2:12: 3的平衡施肥比例,每亩施有机肥100公斤,尿素10 ~ 15公斤,过磷酸钙10 ~ 20公斤,氯化钾15 ~ 20公斤。
木薯的根大都分布在表土层,因此木薯施肥宜浅施,施肥深度超过10厘米时,肥效较差,以5 ~ 10厘米为宜,常在离植株基部20 厘米处作穴施或沟施肥。
木薯种植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木薯前期生长慢,地表裸露,在坡地种植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防止木薯地的水土流失,在坡地种植木薯可以采用起畦、种植香根草带、间作豆科作物如花生、黄豆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木薯的间套种
木薯株行距宽,生长前期行间疏空透光,适于间作,常见的木薯间作作物有花生、黄豆、绿豆、饭豆、西瓜、红瓜子、芝麻、玉米等,木薯亦可套种于幼林、疏林地和果园的行间。一般以间作花生、黄豆、西瓜等矮杆作物较理想。间作时木薯的株行距以1 x 1米,1.2 x 0.8米、1.5 x 0.7米为较好。间作作物种植时间可与木薯同时进行或在木薯种植11-2周内进行,间作西瓜、早玉米,可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方法,比木薯提前1-2个月下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