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环境“杀手” 今成“绿色肥料”
每到甘蔗榨季,糖厂排出的酒精废液常让周围的居民叫苦不迭,也成了环保的老大难问题。如今甘蔗专家研究发现,将酒精废液稀释后定量还田,却是难得的“绿色肥料”。随着该技术的大面积推广,酒精废液污染史将可改写。
8月14日,记者在广西农科院采访时了解到,我区一直采用传统的氧化塘自然氧化法处理酒精废液,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一旦外溢,会使河水变浊,鱼虾死亡,恶臭扑鼻,污染水源和大气环境。广西农科院院长李杨瑞博士解释说,其实酒精的发酵液并没有毒,只是耗氧量大,会让鱼虾缺氧死亡,而且气味难闻,因此一直被人们所误解,被称之为废液。从1998年起,广西专家就开始为处理酒精废液找“处方”。几年前,巴西一位甘蔗专家到广西考察,看到酒精废液如此荒废,大呼可惜。在巴西,酒精废液一滴不剩,全部还田。广西专家到巴西考察后发现,酒精废液通过管道直接从工厂运到蔗田,不仅让甘蔗增糖增产,改善土壤结构,还消除了污染,这个技术已沿用了30多年。
回国后,广西甘蔗专家们也开始了让酒精废液“变废为宝”的研究,并在上思县的昌菱农场“小试牛刀”。在专家的指导下,糖厂将酒精废液稀释后,用改造后的废弃油罐车装到蔗田,定量施放,再用地膜覆盖。实验证明,酒精废液到蔗田后是零污染的“绿色肥料”,不仅闷死害虫,而且发酵过程没有臭味散发,可满足甘蔗一生的营养需要,干旱的时候更是保水保肥,一举两得。一年下来,蔗农每亩省了近300元的肥料费,甘蔗增产1~1.5吨,还不用自己动手施肥,糖厂也不再为废液会污染而发愁,大家皆大欢喜。
尝到甜头后,专家们又在宜州博庆糖厂、右江糖厂蔗区等地推广该技术,同样备受欢迎。2004年仅上思县制糖企业就节省了500多万元的排污费,而甘蔗“喝饱”酒精废液后增产增甜,企业又可多创造近500万元的年产值。此项技术一跃成为2005年度广西重点推广的糖料蔗生产八大技术,属国内首创,并已申请了专利。日前,该项目还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现场验收,专家组建议:在有酒精废液的蔗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8月11日,广西农科院与凭祥市丰浩酒精有限公司进行共同推进酒精发酵液农用技术签约。这家凭祥市的龙头企业年产酒精5万吨,在正常生产时,每天排放酒精发酵液1500吨,如果不妥善处理和利用,将造成巨大的污染和浪费。有此项技术作后盾,企业吃了颗定心丸,可以开足马力生产酒精了。同时,这个合作项目将成为酒精发酵液推广使用的样板,供全区糖厂、酒精企业学习借鉴。
据了解,全区糖厂和酒精企业排放的酒精废液就算一滴不剩全部用光,也仅够全区1/3的蔗田享用。相信不久后,酒精废液必将成为蔗农们争抢的“香饽饽”,酒精废液合理利用已驶入快车道,污染史改写指日可待。